[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E-mail
標 題
內 文
附加圖檔[] []
類別標籤(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刪除用密碼(刪除文章用。英數字8字元以內)
附加選項[動態GIF]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禁止發佈色情及獵奇圖片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750 KB。當回文時E-mail填入sage為不推文功能
  • 各類學術相關話題均可在此發表, 但是自己的功課要自己做
  • 新討論串必須輸入相對應之標題, 推文字數限制為五十字
  • 本版內容不能視為專業醫療建議, 醫療相關問題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違規事項及管理意見請向此管理室回報

檔名:1591536036324.jpg-(76 KB, 660x485) [以預覽圖顯示]
76 KB為什麽歐美人會羨慕中國人的絕對音感? 名稱: 無名氏 [20/06/07(日)21:20 ID:wSFIhoVY] No.190751  +   
吉他範兒 發布時間:05-1422:44音樂達人

來自絕對音感同學的困擾:“為什麽每次聽音之前都要先彈一下A?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絕對音感,在初學視唱練耳時起似乎就在我們之間區分出了上流音樂生(像我等眾多普通人士並不具有)。

擁有絕對音感的人,會被視為擁有一種超能力,或者音樂天賦;而擁有者似乎不以為然,好像與生俱來,還困惑於為什麽別人沒有這樣的感知。
我們知道,絕對音感,即是指不需要基準音,便可以分辨一個音的具體音高這樣的能力。與這個概念對應的,是相對音感,即需要參考一個基準音來分辨、確認一個音的音高,進而理解樂音音樂和調性體系。

大家最為熟知的擁有絕對音感的音樂人,也許就是周傑倫了。
但是你也許不知道,音樂教育水平甩開中國很多年的歐美人,其實很羨慕中國人的絕對音感?


出乎意料的調查結果

西方關於絕對音感的軼事最著名的莫過於莫紮特——天才莫紮特在7歲時便可以發現朋友的琴與自己的有著四分之一半音的差異。也許是因為西方人群中,絕對音感擁有者更為稀少,於是他們更將其視為一種天賦,除了absolute pitch(絕對音感)之外,還有另一個perfect pitch(完美音感)的稱呼,好像象征著要成為音樂家的貴族血統。

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有人在家族調查中發現,好像亞洲人更多地擁有絕對音感的能力;而在二十一世紀伊始,西方的調查者與科學家又發現,在中國本土,擁有絕對音感者更多且更為普遍。

2006年,一項針對於中國中央音樂學院和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的考察指出,在兩個學院的調查人群絕對音感發生率作對比的單一維度上,中國中央音樂學院學生的表現要遠遠優於伊斯曼音樂學院。無論是允許半音錯誤與否,伊斯曼音樂學院的學生絕對音感者占比都沒有超過20%,而中央音樂學院的平均占比可以達到約60%。

這結果似乎把西方人嚇了一跳,在2007年,多倫多大學便又進行了一項研究來考察是不是亞洲人在音樂音準記憶方面也更出色。他們找了70個加拿大小孩和35個中國小孩,讓他們聆聽熟悉的電視節目音樂片段和相應的修改版本,之後指出哪個是正確的原始片段,結果發現亞洲人並沒有額外的優勢。


為什麽在中國擁有絕對音感的人更高?

刨根問底的精神,追求嚴謹認知,是西方科學的傳統。他們想要找到根本的原因,來說明為什麽中國人在絕對音感方面如此天賦異稟。在分析討論中,他們認為,這是因為語言的關系。

在嬰兒時期,對於和聲體系和調性沒有認知的情況下,中國人首先接受音高的概念,是作為語言的一個特征,這成為了一種額外和獨特的學習。科學家甚至給出了其他動物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舉例來類比,如谷倉貓頭鷹的聽覺定位,和貓視皮層的眼優勢柱。[1] 探究至此,西方人算是已經承認了中國人這方面的天賦,並且給出了論證分析。而他們也只能是羨慕中國人,牙牙學語時便悄悄掌握了這麽門神奇技能。

在這裏我解釋一下什麽是調性語言。我們知道,在普通話裏有四個常用聲調還有輕聲,單憑聲調我們就要區分很多復雜的表意,比如“媽”“馬”“罵”“嗎”便是迥異的。而在粵語裏更是有九聲六調,比如“分粉訓焚憤份忽發佛”。

英語語言是不具有這個特征的,所以這也成為很多西方人初學漢語的一個最大困難。

可為什麽這麽多中國人,沒能靠調性語言都獲得了絕對音感呢?雖然絕對音感者在音樂學院學生的類比上,發生率要遠高於西方,但在普遍人群中絕對音感仍然是一個極小比例的存在。一個重點是,早期的音樂訓練是有著關鍵作用的。

在上文提及的2006年的研究中,明確地對比了開始早期音樂訓練的年齡與絕對音感獲得的比例的關系:4-5歲開始音樂訓練的中國孩子,絕對音感的占比竟然達到了75%,而這個比例隨著音樂訓練開始的年齡增長而快速減低,在8-9歲開始音樂訓練的中國孩子中,已經跌至一半以下。
而伊斯曼音樂學院的例子則顯示:在8-9歲開始音樂訓練的、非中文為母語的西方孩子,絕對音感獲得率已經為零。

2013年,西方有科研團隊以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為樣本,考察了絕對音感能力相關細節。比如音級,黑白鍵,不同八度的影響。他們發現,在絕對音感準確率方面,鋼琴白鍵的準確率更高,高音區的準確率更高,在西方音樂作品中更常出現的音級準確率更高。另外,不同類型的音樂訓練或樂器學習,對形成絕對音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進行鋼琴的學習,獲得絕對音感的可能性會更高一些。[3]

筆者認為,絕對音感,像是一種長期的瞬時反應信息記憶。而這種能力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很多絕對音感者,只對自己熟悉的樂器擁有絕對音感,而不同音區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同時也是因人而異的。至於,可以把自然界中每個聲音都可以瞬間反應知道音高,能做到如此的人,是極少的。


絕對音感是否真的意味著更傑出的音樂才能呢?

絕大多數的音樂均為有調音樂,即建立在調性基礎上的音樂,是通過樂音相對關系的方式來表達其內涵的。所以絕對音感並不是必要的,也不代表著更傑出的音樂才能。很多傑出的音樂人也並沒有絕對音感。

現代的音樂心理學觀點也指出:

“絕對音高感並不等同於音樂才能。一些音樂家反而對自己的絕對音高感非常困惑。移調音樂就常常給有絕對音高感的人帶來麻煩,因為絕對音高感負面地幹預了旋律的格式塔。……絕對音高感與優秀的音樂創作或熟練的音樂表演也無必然聯系。”[4]

絕對音感和相對音感更像是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式,從不同的視角來感知音樂。音樂是一種充滿朦朧感的復合體,不同的接受方式可以共存,而又不礙於其存在的統一。關鍵在於你知道這個音之後如何對其進行分析理解——首調思想和固定調思想便在這裏分歧,但它的本質卻是同一客體。思想在這裏只是手段,關鍵是表達。

分享一個知乎(@公子馮)的答案:“大概就是挑西瓜的時候比較精準,e比D好吃”。


而關於語言及調性語言對於音樂的關系,容易獲得絕對音感的調性語言,值得被羨慕嗎?

時至今日,音樂與語言,可以說存在了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也常常說,“音樂是一種語言”。最早的音樂,或聲音表達藝術,參見很多古文化遺跡,多附庸或服務於祭祀、祈禱等儀式。

隨歷史發展,古希臘和古中國對於音樂的記錄驚人的一致:留存資料缺乏,據僅有資料顯示,當時音樂與詩歌文學融合在一起。可見,音樂誕生時起,就作為了語言的補充或依附。

在絕對音感的獲得上,像普通話這樣的調性語言,確實給予了一定的便利,但它同時也存在其相應的弊端。

一首歌曲的聆聽和欣賞,是基於整體的聽感,而這個聽感不只是狹義音頻信息的處理,也包括大腦對其的感受認知。歌詞的表達與接收,語言習慣和音樂的結合,都是很重要的部分。比如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首外文歌很好聽,找來它的中文填詞版,卻常常令人失望;有時候,兩首同作曲編曲的歌,歌詞不同,便可以成為完全不同的歌。

在音樂創作上,很多創作者曾都表示“中文不好寫歌”。
我認為其中一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調性語言的屬性限制了詞曲創作的自由度——當上行旋律配上四聲調的詞語時,基本都會出現很奇怪的聽感。如果是英文,因為其本身不具有調性語言的特征,這樣的限制便會少很多,上行或下行的旋律配同一個單詞,基本都不會因為語言習慣而導致聽感奇怪。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6/07(日)21:21 ID:wSFIhoVY] No.190752  +    
不過這樣的比較也只是基於這一個小的角度進行的,我們也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評判語言對於音樂的優劣。比如,很多地方戲劇的創作,反而利用了方言的習慣直接順從方言語調來寫作旋律。
不論是討論絕對音感,或是調性語言與音樂。我們都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啟發音樂靈感,而非追求結論的分析。

畢竟,音樂終究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多元化,也需要不斷挖掘的深度。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6/11(四)21:39 ID:iL3c9tow] No.190755 1推 +    
發現別人唱得音不對或覺得這首歌不可以這樣唱,這是不是類似絕對音感?
無名氏: (´ー`)σ那是相對音感 給你一個調 你可以發現哪個音不在調裡 (LBD.FNQY 20/06/26 20:47)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6/26(五)21:19 ID:LBD.FNQY] No.190781  +    
>>No.190751
不是不好寫歌 是不好填詞吧
這個問題你可以去看台語的唸歌或歌仔戲
音調語言是可以反過來用語調決定旋律的
直接認定是弊端太武斷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