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E-mail
標 題
內 文
附加圖檔[] []
類別標籤(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刪除用密碼(刪除文章用。英數字8字元以內)
附加選項[動態GIF]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禁止發佈色情及獵奇圖片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750 KB。當回文時E-mail填入sage為不推文功能
  • 各類學術相關話題均可在此發表, 但是自己的功課要自己做
  • 新討論串必須輸入相對應之標題, 推文字數限制為五十字
  • 本版內容不能視為專業醫療建議, 醫療相關問題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違規事項及管理意見請向此管理室回報

檔名:1583746227476.jpg-(37 KB, 960x616) [以預覽圖顯示]
37 KB沈逸:新冠疫情檢驗各國治理能力,這回真的是體制問題了 名稱: 無名氏 [20/03/09(一)17:30 ID:W5JjKIH6] No.190494  +   
沈逸 複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

新冠病毒導致的疫情,已經在全球範圍累計造成了超過10萬名的感染者。從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的角度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場不期而至的全球範圍的治理能力極限測試,在國際體系、國家以及國家內部,全方面的對以公共衛生協調為代表的全球治理機制、對主權國家的危機管控和應急響應能力、以及國內各級政府的認知和執行能力,進行了一場突如其來且近似極限的能力測試。

從宏觀和整體上來說,這場測試涉及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對表層行動能力的檢測;
第二個部分是對行動能力背後觀念認知的追問,大致涉及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程序和實質的關系、認知和行動的關系等幾個方面;
第三個部分則是對價值觀念的挖掘,涉及回答的核心問題是,人的生命究竟有多重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3月8日,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經超過10萬例,達到106893例,3月7日當天,全球新增3735例,其中中國新增確診102例,新增死亡28例,除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當日新增確診3633例,新增死亡78例;全球共93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確診病例。

為了指導各國抗擊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開放課程(Open WHO),翻譯成了17國語言,已經有161000名學習者進行了學習。作為聯合國下屬的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在其擁有的能力和資源的基礎上,正在以人們可以感知的方式,發揮著相應的作用。

從實際效果看,包括向全球發出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的預警,就WHO的設計職能而言,也基本上屬于滿功率運轉了。但是客觀的說,新冠病毒全球擴散的實際數據,反映出了一個客觀的事實:面對公共衛生危機,現有WHO能夠達成的全球協調,可能還有相當的提升空間。

換言之,在體系層面上,新冠病毒爆發後的初步測試結果顯示,現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安排,確實有持續提升和完善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可行性。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後,有自媒體發表文章討論,新冠病毒疫情是不是壓垮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問題的提出,以及這一類文章的解讀,從潛意識裏使用的方法論來說,是建立在三個錯誤的假設基礎之上的:

第一個錯誤的假設是曆史處于一種循環的狀態,在狀態A和B之間不斷反複切換,但這不過是用二維視角去理解三維體系導致的誤讀,曆史是螺旋上升的,不可能循環,更不可能倒退;
第二個錯誤的假設是將全球治理理解為一種人為追求的狀態,沒有看到全球治理背後的全球化是市場——或者更直白的是資本,內生的結構性需求,對全球一體化大市場的追求,不過是當初對國內市場一體化的全球翻版,這是一個曆史性的進程,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實質性的阻斷這個進程;
第三個錯誤的假設是可以用退回前全球化時代的方法,來解決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看到全球化進程中出現了問題,當然比看不到問題是一種進步,特朗普及其團隊就是憑借這一點,在2016年擊敗了希拉裏,歐洲國家所謂的反全球化、英國的脫歐,核心也在于此。

但是,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只能通過對全球治理的良性變革來加以實現,而不能通過摧毀或者實質性阻斷全球化來加以實現,這就是為什麽美國的貿易摩擦措施也好,對華為公司的制裁和限制也好,遲遲無法發揮預期效果的深層原因。

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現,同樣也是如此,人們事實上已經發現,新冠病毒要求的是一種更高質量的、優秀的全球治理,而不是各個國家消極的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

在主權國家層面上,伴隨病毒的爆發和全球傳播,中國以及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從中央/聯邦政府,到地方/州政府,以及更基層的治理單位,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什麽更重要,人的生命,還是市場的信心與經濟的發展?

理論上,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尤其是在歐美發達國家。至少從非西方的視角來說,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還記得當初感動無數人的美制經典大片《拯救大兵瑞恩》麽?不過在現實中,在此次抗擊新冠病毒的疫情中,人們在相當數量的歐美國家看到的,似乎並不是現實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可能也不是其他的美劇,而更像是變異後的著名詩篇: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

為了絕對意義上的個人自由,以意大利為典型,在是否帶口罩的問題上,表現出了某種比較讓人迷惑的執著的抗拒;甚至還有所謂哲學家用疫情來探討政府虛構嚴重程度來擴張自身權力的,當然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說,這種觀點得到了回應和反駁,體現了西方言論自由之美;但是,如世界衛生組織考察團首席專家在回答《紐約時報》評論時所指出的,抗擊疫情的核心要素是速度,換言之,就是時間。任何這種看上去很美的言論自由,其所耗散的時間,都是以病毒的擴散以及人的生命面臨的威脅來計算的。

另一種令人感到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操作,出現在美國。這種操作的核心,就是強調新冠病毒是個大號的流感,絕大多數可以自愈,多數是輕症,死亡率大概在2%到4%;但其實這裏存在一個很大的誤解,關于輕症的誤解。

2020年3月5日,《紐約時報》刊發了對WHO中國考察專家組組長艾爾沃德博士的訪談,其中專門就何為輕症有過問答。記者問,什麽是輕症、重症和危重?我們以為“輕症”就像輕微感冒那樣的。
艾爾沃德博士指出,“輕症”是檢測陽性、發燒、咳嗽——甚至可能是肺炎,但不需要吸氧。“重症”是呼吸頻率上升,血氧飽和度下降,所以需要吸氧或用呼吸機。“危重”是呼吸衰竭或多器官衰竭。所以,所謂80%的病例是輕症,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應對新冠病毒疫情時,表現出與人們對全球唯一超級大國認知不符的微妙操作:

●當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而中國政府組織奮起抗擊的時候,美國政府扮演了旁觀者、持續道德說教以及偶爾幸災樂禍的角色:美國駐華大使館用微博官方賬號,對美國“沒有阻礙”放行或者協助搬運華人華僑群體捐贈物資的行為描述為全球的標杆,用于自我表揚,吸引中國粉絲的好評,以及用最廉價的方式向全球展現美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被美國收留的紅色通緝犯和邪教團體,在美國的庇護下,通過全球社交媒體傳播新冠病毒的虛假信息,诋毀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
●持自由主義立場的美國媒體,為中國國內希望實行顔色革命的個別人物提供發聲舞台,將疫情看作是在中國推行蘇東式變革的戰略機遇,表達找到新冠病毒作為同路人的按耐不住的喜悅和欣慰之情;
●個別媒體,通過美國國內部分智庫精英的文章,表達具有顯著種族歧視色彩的觀點,體現個別有高等亞裔心態的編輯,嘗試表達某種不可明說的心聲;
●個別美國官員,以商務部部長羅斯,以及國務卿蓬佩奧,則表現的更加赤裸裸,一個,把疫情看作是制造業回流美國的機會;另一個,則已經開始各種向中國甩鍋的準備。

當然,更讓人多少有點驚訝的,是當新冠疫情在美國開始出現顯著的流行迹象時,美方的總體應對策略,實在不像有一個多月緩衝期後的表現:控制言論,不發表精細的、統一化的數據,沒有足夠的核酸測試盒,設置嚴苛的檢測標準,誇大測試範圍的時候不知道事先準備好足夠的測試能力,無法落實有效的居家隔離。當初武漢/湖北對團拜會等的蜜汁熱愛,在美國表現為對與競選造勢相關的大規模人群聚集的不離不棄。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3/09(一)17:32 ID:W5JjKIH6] No.190495  +    
需要說明的是,這從一個側面,回答了一個久遠的命題,就是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有啥區別的問題。美國的實踐,甚至湖北武漢的某些實踐,都體現了對程序正義的尊崇,甚至是偏執的尊崇。在程序正義的情況下,生命的損失不過是一種令人惋惜但卻無可奈何的代價罷了,這就是隱藏在那句反複出現的“死亡率低“,那個反複出現的百分比數字”2%“,以及那個爛熟于耳的比喻“就是個大號流感“背後的真正含義。

這種含義,體現了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念,體現了馬爾薩斯通過各種方式調控人口的主張,呼應著滅霸打個響指恢複宇宙生態平衡的理念,卻唯獨和人們從2000多年前就有的,過上善的生活的美好夢想,沒有太大的關系。當對個人政治利益,以及所謂金融市場信心的關注,壓倒了對于人的生命安全的關照時,這種已經迷失了的程序正義,將不可避免的迎來自己的塌陷。

一如曾經很久之前流行過的那句話,任何問題最終都是體制問題。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各個國家的表現出來的不同治理能力和方案偏好,都是各國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所決定的。這些結構當然有著極為顯著的差異,但是,如果人們都熱愛生命,都希望能夠從新冠病毒面前盡可能地拯救更多人的時候,顯然,還是需要達成某些必要的共識,以及進行共同的協調努力的。

面對新冠疫情,人們需要思考特定場景下,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任何頑固堅持帕累托最優,為了防範疫情不肯短暫調整任何個人自由的、絕對化的自我中心的個人主義,與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應對新冠疫情的整體需求,可能是難以完全適應的。

面對新冠疫情,人們需要思考約束邊界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如何通過主權國家以及有效的全球治理機制,進行充分發揮的問題。如WHO專家組組長在中國指出的,新冠病毒迄今為止,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沒有疫苗,但是中國確實發揮出了非技術手段的作用,有效的控制了疫情。這就是人和技術的辯證關系的體現。如果只是兩手一攤,優雅地躺下,被動等待特效藥和疫苗的突破,人命就是直接的代價。

面對新冠疫情,人們需要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時期,在全球治理兩性變革的實踐中推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使命。套用一句西方的諺語,全球化已死,全球化萬歲。傳統上,西方推行的以新自由主義和所謂華盛頓共識為指導理念和實踐模版的全球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全球治理,確實已經在走向沒落;但是世界無法退回全球化之前的時代,抗擊新冠病毒的疫情,需要更加高質量的全球化,需要更加高質量的全球治理,需要更加健康、良性、平等的全球治理新秩序。

面對新冠病毒的共同威脅,地球上的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無人能置身事外,所有人都可以為抗擊新冠病毒做出自己的貢獻,所有人的命運也將取決于能否有效的團結起來,最終達成實質性消除病毒威脅的宏偉目標更離不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戰役,通過艱苦的努力,已經逐漸看到了階段性勝利的曙光;在人類抗擊新冠病毒的戰役,則剛剛在全球展開;中國以及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必須為此付出共同的努力,中國也將因為自己的優勢,成為人類抗擊新冠戰役的“兵工廠”,和所有國家一起,為戰勝病毒威脅,建設更加安全、健康、美好的屬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地球家園,努力前行。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3/09(一)21:25 ID:8rt8e/JU] No.190497 1推 +    
說好的正月十五拐點呢?
說好的正月十五拐點呢?
說好的正月十五拐點呢?
http://gzone-anime.info/UnitedSites/academic/pixmicat.php?res=190404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7Zvv4iqv8
假的!業障重!
無名氏: 呵呵,你還在揪拐點啊,也許未來一百年的世界格局就由這個月的疫情決定了 (96XAXX7. 20/03/10 00:39)
疫情之下準備“優雅躺倒”的美國政府與社會 名稱: 無名氏 [20/03/10(二)00:47 ID:96XAXX7.] No.190498  +    
 檔名:1583772474102.jpg-(269 KB, 520x1480) [以預覽圖顯示] 269 KB
03-04 10:26
微博:兔主席;公衆號:tuzhuxi

從2020年春節前到現在,中華大地基本只有一個主題: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截至到現在,人們還沒有從中恢複過來。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如何從擔憂和恐慌中平複過來,恢複社會經濟秩序成為更大的挑戰。同時由于新冠疫情在國外迅速爆發,還可能需要考慮把“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主題調整“防止本土跨省擴散 + 防止來自境外疫區的輸入”,而且彙總點可能是防止來自境外的輸入。
這兩天的一個情況是美國有爆發的趨勢。截至目前,美國新增16例,合共105例,死亡6例,並且紐約州出現第二例確診。

美國疫情防控及發展趨勢是非常重要的。因為2月末3月初的美國已經掌握了一切必要的信息與數據,包括對COVID-19本身的了解,中國防控的經驗,以及韓國意大利爆發的教訓。這與12月末1月初中旬的中國政府的處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疫情在美國爆發甚至失控,則一定需要重新對中國政府的防控進行回顧和客觀評估。

在1月末二月初的一段時間,從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出,民間積聚了大量負面情緒和戾氣,出現了大量對地方政府、公共衛生體制的批評。這種情緒以李文亮醫生去世當日達到頂峰。在那個“最壞”的時點,似乎連2019年70周年國慶積累的正能量都消耗掉大半。占據很多人腦海的是懷疑、抵觸、悲憤。這其中也不乏對體制上綱上線的批評。因為2019年下半年香港問題而壓抑已久的“公知”們不但得以“解脫”,甚至接近了某種集體高潮。

這個時候,必須去看看燈塔國美國的反應。只有通過這種橫向比較,才能了解西方,了解中國自己,才能客觀評價這個曆史事件。
筆者今天再介紹CNN出現的幾個節目。再加上前兩天總統Trump、副總統Pence、紐約州長Cuomo的講話,到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說,比較清楚地了解了美國朝野對COVID-19的態度。

節目一:兩個專家嘉賓在CNN上的評論
嘉賓是:
Dr Amesh Adalja,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的高級學者
Dr Sanjay Gupta,CNN覆蓋醫療領域的首席記者(Chief Medical Correspondent),背景是神經外科。Gupta負責醫療領域的報道,工作是廣泛收集各種渠道信息,由于有醫學背景,因此具備專業判斷能力,有權威性。他頻繁以專家身份參加各個CNN主持人的節目。

節目的要點:
1、疫情爆發的增長趨勢

這個內容非常重要。Sanjay Gupta這些天在多個節目上將這組比較數字。

他利用WHO及美國CDC的估計數字,將2009年的H1N1(豬流感)、2012年的MERS、2014年的Ebola及2020年的新冠病毒進行了比較。
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周;第二階段:前九周;第三階段:一年
第一階段:第一周
淺綠色線為H1N1,(2009),主要指當年美國的H1N1事件。藍色為MERS。黃色為Ebola,紫色為2020年的新冠病毒(Covid-19)。
在疫情爆發的第一周,H1N1的感染者(疫情基本在美國)就達到數百,是Covid-19的數倍(疫情在中國)。

第二階段:前九周
到第九周,也就是COVID-19疫情發展到的當下,COVID-19確診人數達到9萬(其中中國為8萬)。而當時H1N1為約六萬(基本在美國)。按前九周的趨勢,COVID-19確診人數超過了H1N1。

第三階段:疫情爆發後一年
這一部分才是Sanjay Gupta要講的重點。他說,疫情爆發後一年,美國最終有6000萬人感染!即人口的約20%,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這時MERS、Ebola以及SARS(如果我們把SARS包括進來)已經完全不見蹤影。9萬病例的COVID-19病例就是H1N1確診人數的一個零頭(還不足千分之二)。
Sanjay Gupta說:這就是疫病發展的規律。所以,做好準備吧。這個病(在美國)會感染數百萬人。

2、 這個病並不嚴重
“大家不要怕,因為大部分人都會沒事,染病後只會有輕微症狀”。主持人說,是啊,80%的人只有輕微症狀,並且會自愈。最後各位的一致結論是:“Most people will be fine”。
有麻煩的只是身體較弱及有基礎疾病的人。
【注:這是現有數據支持的。目前中國的數據是湖北/武漢以外致死率0.8%;全國口徑看,40~50歲人口群組致死率0.4%,40歲以下為0.2%。美國人會認為這是和普通季節性流感及H1N1相近的致死率。另外美國人實際看到的是全球死亡率1.4%,但同樣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死亡率】

3、 一些問答
問:美國未來幾天的增長趨勢如何?
答:現在檢測試劑推廣了,可以檢測上百萬人。檢測試劑推廣後確診病例一定會大大增加。而且肯定會看到社區傳播。(【注:美國朝野表達的概念就是社區傳播、疫情爆發是不可避免的——除了Trump曾經違和地提過疫情爆發“不是不可能避免”——被媒體和反對派一頓諷刺】)

問:如果被確診為陽性的話怎麽辦?
答:建議如果沒有特別症狀的話,建議在家自我隔離(【注:這就是美國目前的口徑,確診後,但是沒有大的症狀就回家呆著】)。務必避免都跑到醫院去擠兌醫療資源。

問:紐約市會不會比其他地方更危險,有更多的傳播?
答:當然會,這裏是人群密集,互動十分頻密的大城市,風險當然更高,和普通流感季節經曆的一樣。
另外,Sanjay Gupta在今天早些時候回答另一個主任提問時說,其實佩戴口罩也沒什麽作用,主要是讓人感覺心理上的安全。要真正起到隔離作用,對佩戴方法要求非常高。最主要的防護方法是洗手。


4、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大部分人會沒事的,只是輕微症狀。
大部分人會沒事的,只是輕微症狀。
大部分人會沒事的,只是輕微症狀。
節目二:地方長官接受CNN訪談

華盛頓州疫情爆發,其中一個養老院已經死了四個人。
疫情爆發地的華盛頓州King County的地方長官Cow Constantine接受了CNN訪談。這位Cow Constantine是民選官員。要點:

1、疫情爆發因為那裏(養老院)有很多老人,都是易感人群。
2、疫情爆發、社區傳播、數字上升都是不可避免的。
3、這個病主要針對和影響弱者和有基礎病者,一般人只會有輕狀。

4、主持人問:有衛生專家說本地的檢測速度非常慢,根本達不到要求。如何看待?
答:檢測速度慢是因為之前國家CDC提供的檢測準入條件比較高,另外最早一批試劑有問題。現在已經下放權力,我們可以在本地實驗室檢測。我們在擴大檢測能力。

5、主持人問:那現在能不能每個人都檢測?
答:現在還不能每個人都檢測。雖然我們在持續擴大能力。我們要強調的是個人責任。個人做好防護工作。不要把易感/脆弱人群帶到疫情容易爆發的地方。

討論和總結

CNN是一個批評共和黨政府的媒體。所以,如果CNN都認為這個病並不厲害,疫情沒有太大的“政治價值”,那美國人是真的不關心不害怕COVID-19的。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3/10(二)00:50 ID:96XAXX7.] No.190499  +    
當中國的居民們為小區裏出現一個確診案例就驚恐失措時,美國人卻可以讓確診案例回家隔離(紐約第一例確診者就正在家自我隔離。第二例患者50多歲,有呼吸道基礎病,情況嚴重一些,就住院了)。

對于可能真正是“戰鬥的民族”的美國人來說,COVID-19根本就不算什麽。美國CDC統計,2019-2020年美國的流感季(從去年秋天開始),到上周已經有2,900萬人患病,28萬人住院,造成了1.6萬人死亡。這些死亡就是一些數字而已。大概在美國人看來,弱者自然會被淘汰。
美國人提煉的重點是,大部分人(包括兒童)都是沒事的,所以不要大驚小怪。

因此:

一、美國人當然認為疫情被控制是好事,但認為疫情爆發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采取坦然的態度。所有的輿論也指向這一點。這和千方百計希望通過事後諸葛亮思辨扭轉1月份武漢的曆史、追究政府責任的中國人完全不同。而且這還要考慮到3月份的美國人什麽都已經知道了(可以抄作業而拒抄)。

二、美國人做好了上百萬人甚至上千萬人感染、數萬乃至更多人死亡的準備。

三、美國人不打算因為COVID-19而使社會停擺,付出巨大的經濟社會代價。

四、當COVID-19發展到一定的數量上,美國甚至不再會實時播報數字。就和H1N1時期一樣。只是定期播報一下。到最後通知你一下,有好幾千萬人感染。

五、COVID-19不是不可以政治化,但變成真正的政治化議題的門檻非常高(比中國高出無數倍)。對左、右兩邊的政黨來說,如果COVID-19只是按強一點的流感的去發展,那就沒有太多的政治價值。除非大選前就有數萬甚至更多人口死亡,人口陷于恐慌,經濟崩潰……只有這樣,COVID-19才會變成一個主要的政治議題。

六、因此,美國民衆也不會因為COVID-19疫情爆發而極力抨擊政府官員,更不會為COVID-19疫情爆發死掉上萬人而埋怨美國體制。

七、美國人絕對不會為了防疫而向政府讓渡自己的自由、隱私、權利。
(舉個例子,如果讓美國民衆去選擇:為了抗疫,你能否允許公共部門利用手機定位去跟蹤你的行迹,確定你是否屬于需要隔離的危險人群,或者授權政府去發現可疑人群?(這其實是中國抗疫工作中已采用的做法)。答案是,除非是遭遇有嚴重致死率的超級大瘟疫(例如導致上百萬人死亡),使得美國人認為真的要進入戰時狀態,否則美國人絕對不會同意。他們認為這會讓政府借機竊取公民的隱私,擴大政府的權力,對社會造成比疫病還要大的長久威脅。因此,美國人甯願承擔疫病風險,也絕對不會對政府讓渡自己的權利。

八、如果美國是1月初的武漢/湖北,結果是一樣的,在同等的信息條件下,美國會用與現在同樣的方式對待COVID-19。而且即便造成比中國現在八萬病例更嚴重的疫情,美國社會也會照常運轉,而且在下次疫情,仍然會采用同樣的標準。這個標準,基本就是流感標準。

九、中國對COVID-19的嚴防態度極大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反應,大家實際上都在跟隨中國,但美國有非常強的自我邏輯與思維方式,不會像其他國家一樣跟隨中國,而是會建立美國自己的防疫模式。

十、美國對COVID-19的放松姿態,最終會反過來影響世界的其他國家,同時影響到疫情原發地中國。看到美國也放之任之,大家也就都不那麽緊張了。中國目前在複工複産、恢複社會秩序上遇到較大挑戰,這和嚴防疫情對人口造成的恐慌有很大關系。美國如果“放羊”,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中國也可以更加放松,從最嚴格的防控中下幾個台階。

十一、美國對COVID-19的放松姿態及潛在的疫情爆發,會不知不覺幫助中國民衆緩解針對政府抗疫不力積聚的負面情緒(釋懷、和解)。

十二、不過,不太好預測那些向往燈塔國的中國“公知”們的態度——因為,實際上他們對美國防疫的事實本身可能並不了解,對美國制度、政府人民更加不了解。他們甚至無從知道和理解美國的“防疫不力”,因此也不會改變他們固執僵化的看法。

今天寫到這裏。晚安!
人類的曆史告訴我們, 名稱: 無名氏 [20/03/11(三)18:37 ID:N3o4AC1o] No.190503 10推 +    
 檔名:1583923039136.png-(724 KB, 588x1024) [以預覽圖顯示] 724 KB
如果是在一個勢力的上升期遇到的災難,一切苦難都不會對上升造成阻礙,反而還會變成動力
就像當初美國在二戰被日本打沈五艘航艦,你敢打沈五艘我再造五十艘,一定要把你壓垮

反過來,如果是在一個勢力的衰落期遇到的災難,哪怕只是防治疫情的人力物力,
哪怕就幾百億美元,拿不出就是拿不出來,人倒黴時喝涼水都塞牙
無名氏: 動力是來自人民的 你看中國人現在對政府是什麼想法 (pNASXa1. 20/03/18 21:20)
無名氏: 中國政府現在拼命轉移自己做的很爛的焦點又是為了啥 (pNASXa1. 20/03/18 21:21)
無名氏: 美國二戰被打沉船想的是"幹你媽的小日本" (pNASXa1. 20/03/18 21:23)
無名氏: 中國現在在想的是“幹我要怎麼推卸責任” (pNASXa1. 20/03/18 21:24)
無名氏: “幹我要怎麼推卸責任” <<< 這明明是川普最近的表演 中國不過有樣學樣 (DU92dxbg 20/03/18 23:24)
無名氏: 現在川普像極了1450,無論發生什麼事先怪阿共就沒事了\ (a8AltYdY 20/03/19 02:27)
無名氏: 動力來自願與其爲伍的人,而不置可否的人是被維穩的對象,當然如果只有正面訊息,與之爲伍的人會越來越多 (9t15BZAg 20/03/19 22:15)
無名氏: 所以無論如何,中共都必須將對己不利的訊息塞選剔除、避重就輕。 (9t15BZAg 20/03/19 22:17)
無名氏: 你看看美国政府耽误的一个半月说了什么?可防可控,几乎不传染,死亡率极低,跟武汉政府最初说的一样 (6/K1OTq. 20/03/19 22:50)
無名氏: 民众就是一盘散沙,如果没有一个组织去推动,哪有动力?这次疫情很显然,美国没有全盘掌控推动的能力了 (6/K1OTq. 20/03/19 22:53)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3/27(五)19:10 ID:wyl70kW.] No.190547  +    
美帝患者超過8萬了
中國自3月2日下午超過8萬,現在數字基本穩定

哪怕中美同是8萬,因為中國人口是美國四倍,也可以知道美國情況嚴重得多
更何況美國還在快速增長中
當然有人可以質疑中國數據是否有瞞報的,但是美國也有大批非法移民和無醫保的窮人躲著不去測的,這些人同樣是移動的傳染源

美國國會和美國最高法院主治醫師莫納漢預測會有7000萬到1.5億美國人感染。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3/27(五)23:01 ID:.PgyNkJc] No.190549  +    
>>No.190547
一場Thucydides's Trap事件可能正在發生,美麗島的未來可能前途未卜。對抗COVID-19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4/16(四)23:06 ID:/3gF5Rhs] No.190585  +    
>>No.190549
>>一場Thucydides's Trap事件可能正在發生,美麗島的未來可能前途未卜

中國抗疫成功意味著什麼

艾倫·麥克法蘭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

第一個趨勢涉及對中國的承認。過去20年裏,特別是當中國舉辦奧運會時,世界其他國家突然意識到中國的非凡復興。幾乎在一夜之間,事情變得很明顯,中國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已經成為許多領域的世界領先者。19世紀的帝王刻板印象和20世紀中國政治動蕩歲月給世界留下來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一掃而空。認識中國變化的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我不記得近代史上還有哪段時間中國的日常生活被國際媒體如此廣泛地報道過。

中國人民對新冠疫情做出了非同尋常的反應,贏得了許多關註細節的人們的贊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正如一些外部人看到的那樣,中國的抗疫成就不是通過恐懼或壓制性的中央控制實現的,而是通過群體團結、相互同情、理性規劃和負責任的行為來實現的,這使它變得更加令人難以置信。

與許多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悲劇性混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抗疫更加令人驚嘆。中國如此有效地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這使得西方對中國虧欠巨大。如果新冠病毒以在歐洲和美國肆虐的情形席卷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口,我們現在在西方會陷入更加可怕的困境。

抗擊新冠病毒的成功只是中國更大規模的進步進程中的一小部分。許多預測認為,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在21世紀20年代末超過美國,而幾年前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美國。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意味著我們將面臨中美兩國幾乎平分秋色的10年,就像兩隊船員並肩比賽,面臨相互碰撞或造成損害的危險,最近的中美關稅和高科技對抗就是這方面的跡象。

然而,如果超越的速度加快了,就像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超越英國一樣,如果超越發生得很快,而且被其他事件淡化了,那麼我們可能會避免一場嚴重的沖突。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其著作《註定要戰爭》(2017年)中分析的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戰爭可能是爭奪霸權的結果——可能會避免,因為人們全神貫註於其他事情,醒悟後才發現已是一個新的現實。

我猜想,通過審視當前的事件,中國將對自身的一些固有弱點有很大的了解。例如,房地產投機泡沫將被戳破,更多的註意力將放在生產性行業和科學研究上,國內貿易和消費會得到更多關註,對某些國家的貿易依賴將減少。這將使中國更加強大,能夠更加有效地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本文轉載自《光明日報》2020年04月16日12版,記者林衛光翻譯)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4/17(五)22:05 ID:eL1lCeCA] No.190588  +    
>>No.190585
對COVID-19的恐懼,迫使人們向唯一可依靠的方向靠攏,人群從來都不是理性和負責的。而強有力的政府組織力使中國有能力去組織人群獲得現有全世界都獨樹一幟的對抗COVID-19的成就。只要疫情不結束這種一致性就不會被削弱,但對外依賴性和高度緊綳的神經使得這種一致性會越來越難以維持。而轉向内部消化將成為中國在疫情期間乃至結束之後一段時間内的主要方向。
而對於中美對抗,或者說是中國與整個第一世界的博弈,要看第一世界是否願意爲了維持自身原有的狀態而出掉自己的底牌,雖然技術熱寂是遲早的事,但現在看來不論第一世界如何選擇(合作還是不合作),事態的發展方向都在向中國靠攏。如果第一世界選擇合作那麽會失去重要的可博弈的砝碼,但可以保存自身現有狀態較長一段時間(較爲被動)。如果選擇對抗就意味著有可能失去原有狀態,但可以保證技術上的領先來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内的博弈砝碼(比較主動)。當然選擇及應對從來都不是這種一刀切的方式,混合的才是。
中國的強大是否會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無法做出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美國的地位被中國取代,中國的政治觸角會比他的前任伸的還長還細,而中國的面對世界的方式是否會一如既往,還是做出改變,才是未來世界能否比過去更美好的重要因素。而這個問題只有到了那一天才會有答案,但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沒有任何退路可循了。
最後美麗島的未來,如果真到那一天,美麗島除非能再去尋找到一個能與中國腳力的存在(風險較低,但可能性低),或是在大廈將傾之前獲得擁有足夠威懾力的東西(風險很高,但可能性高),不然就再也無法保持現有的自主性了(歸附將是大概率的)。
PS:就我個人觀點,我希望華人世界能夠多一點區分,不因將所有的可能性都放在一起,放棄多樣多元的可能,所以我個人還是希望維持現狀。畢竟白人有著廣大的地域讓其發展出多樣多元,而華人的瓶頸就在于此。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