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E-mail
標 題
內 文
附加圖檔[] []
類別標籤(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刪除用密碼(刪除文章用。英數字8字元以內)
附加選項[動態GIF]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禁止發佈色情及獵奇圖片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750 KB。當回文時E-mail填入sage為不推文功能
  • 各類學術相關話題均可在此發表, 但是自己的功課要自己做
  • 新討論串必須輸入相對應之標題, 推文字數限制為五十字
  • 本版內容不能視為專業醫療建議, 醫療相關問題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違規事項及管理意見請向此管理室回報

檔名:1549741665834.png-(486 KB, 3248x3000) [以預覽圖顯示]
486 KB努力的價值存在嗎 名稱: 無名氏 [19/02/10(日)03:47 ID:vUO3xMUM] No.189607 1推 +   
https://youtu.be/x_DrDjqeDPQ
https://youtu.be/Vey1NiP-yDc
。當人人讚揚現代法治社會之穩定奠基於契約理論時,盧梭卻認為社會契約,是富人對窮人「不安好心」的建議。當富人發現,持續的戰爭,不但花費所有累積的財富,也讓自己處在永遠的不安之中。為數眾多的窮人雖然更慘,但卻處處與富人拼命,彼此相互威脅,終非長久之計。盧梭說:「富人因為在緊急情況的逼迫下,最後在腦中浮現出人類從來不曾想過的最周詳計畫。」這就是一種契約關係;它制訂原先自然權利所反對的機構與規則,轉換原先的敵人。它讓窮人反而變成防衛富人利益的配合者

如果列一個命題
處在階級複製下的人
值不值得為他的生命付出尋求階級突破的努力
還是維持現狀保持節制的付出
會是一個比較值得活的人生
無名氏: 冒險才能獲得自由 (FO1lIU16 19/03/10 09:11)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0(日)07:54 ID:VyJV3Jz6] No.189608  +    
第一是社會要有公平的競爭空間(好比外交特考資格制度應該高於空降)
第二是自己有沒有去拼的決心
兩者都要具備才有意義
問題在於大家認不認同現今的遊戲規是否公平公正公開
不認同就去推翻它
認同就去接受它
取決於團體或個人自我的決定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0(日)10:32 ID:nLOpDNEQ] No.189609 4推 +    
對最虔誠的信徒來說,遠離塵世,過著服侍上帝的修道士生活永遠有價值
而當一個人選擇擺脫這類生活時,他就不是最虔誠的信徒;換言之,虔誠的價值觀對該人而言,已無像以前那麼有價值
這不是另外的誰或制度造成的,一切的價值都反映在人的選擇上;一件事在某人心中的價值,只有本人自己能決定,並透過選擇反映出來
無名氏: 如果自然而然的開始覺得周遭的一切價值下降,生命的觀點越來越往虛無主義靠攏 (i2C.DAsg 19/02/10 21:23)
無名氏: 有需要去做改變嗎,還是身處的環境虛無是必然的價值 (i2C.DAsg 19/02/10 21:24)
無名氏: 價值這種東西每個人看法不同,而且還隨年齡改變,很難有一致的結論 (CRwmkD0I 19/02/11 06:05)
無名氏: 即便有一致的結論也十分模糊,化成可施行的政策也有諸多難度,因為現實本來就是複雜的 (CRwmkD0I 19/02/11 06:05)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0(日)14:06 ID:ybs9eGd6] No.189614 1推 +    
>>No.189608
如果世界溫柔到不認同能推翻它就好了
無名氏: 但認同與否不是憑幾個人說了算 (VyJV3Jz6 19/02/10 15:56)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1(一)21:00 ID:/KR5vXmE] No.189620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聽不懂我就講白話一點,值不值得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事情,
只要想要爭取什麼就該付出些什麼,
覺得值得的人就會去做,覺得不值得的人自然就不會做。

順帶一提,
有些居心叵測的人、為了成為新的富有階級
有些不學無術的人、想要靠偷雞摸狗弄一些名利
有些吃飽沒事幹的人、為了找點事情來做
有些自卑自慚的人、想要吹噓自己又不想花大力氣
便要把屁大點事講的像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到處騷擾干擾別人的判斷能力,
然後看看能不能混水摸魚弄到些甚麼好處。

說真的幹這些屁事喔...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屁事,
中二年年有,就算是大好青年真的被人矇去成為了別人的馬前卒、墊腳石,
反正達爾文獎都頒了那麼多屆,又算是什麼大不了的屁事了?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2(二)05:12 ID:9Uygkx2w] No.189621 2推 +    
庸人自擾+1
因為真正的階級複製不是父傳子這樣的複製法
而是嘴巴喊革命的打壞了社會規範突破了階級爬上那個位置時
馬上就訂下新的階級用更爐火純青的方式壓搾他者
不管革命多少次,整個人類的結構還是不斷的這樣在自我複製
無名氏: 有本事可以拿你這套理解(腦補)去發篇社會學論文,如果沒有先被噹死的話 (49ZnGK/k 19/02/14 11:33)
無名氏: 「真正的階級複製」wwwww,到底讀哪本書得出這種理解的 (49ZnGK/k 19/02/14 11:33)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2(二)12:35 ID:CIZ10ckw] No.189622 8推 +    
看來太陽花世代的屁孩
不是跑去同溫層就是忘記當年的初衷了
當年這裡吵一堆什麼改變台灣改變貧富AI共產啥小
沒想到吵到最後又是最老套的「歷史永遠在複製」的結論
無名氏: 太陽花的初衷是「反對黑箱服貿」,你是不是平行世界來的 (zbLM5bgk 19/02/12 23:57)
無名氏: 你當我2014沒上島看覺青在這邊吵架嗎? (4mt1.Ieo 19/02/13 11:28)
無名氏: 區區不到百人的討論版裡面不到五個人的意見被你說得像是代表全世界似的 (GJpXUUwY 19/02/14 01:17)
無名氏: 不到五人? 算了吧,那時都多少人在講社會改革,一路講到2016才停止 (3GWHjzck 19/02/14 16:16)
無名氏: 那個「多少人」根本來來去去都同一批,你當這邊人很多嗎? (kZUiByoA 19/02/15 06:30)
無名氏: 老實說我都快要看到幹話就知道是誰在說話了 (kZUiByoA 19/02/15 06:31)
無名氏: 浪費時間在曲解別人講話,還不如回去好好工作,如果你有工作的話 (hEKVIkSE 19/02/15 17:02)
無名氏: 是是,大夜班辛苦了,我的工作時間正常的很 (挖耳 (kZUiByoA 19/02/15 22:38)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3(三)05:15 ID:ypPCJ/6c] No.189626 1推 +    
然而,我一直很懷疑,這到底是因為名校生本來資質就比較好,或是因為他們來自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

如今,許多統計數字都已陸續說明,大多數的名校生,都來自於中產階級或以上的家庭。且這狀況不是台灣獨有,在今日中國大陸、歐美和日韓皆是如此。

這狀況的成因有很多,但名校的「學費高低」,通常不是關鍵重點:例如美國名校其實多有清寒獎學金(Financial aid)制度,如錄取哈佛、哥大的美國學生若家庭年收入不足某標準,學費全免等;在台灣,則是私立學校學費比公立名校還高。

真正的原因是:從小到大,中產階級或富裕階級的原生家庭,有較多資源給予孩子源源不斷的刺激和機會;反觀後段班學校的學生,普遍來說因家庭狀況不允許,成長過程中沒能給予他們多少啟發。
因為就算他們憑藉著自身努力爬到這裡,貧窮的出身,卻還是常常限制了他們的未來。

因為他們缺乏「做出好決定」的眼界

譬如大學時應該要申請什麼實習、參加什麼社團、打什麼比賽、如何寫履歷、如何得體的面試、進入哪個行業之後才會有前途⋯⋯這些都是好家庭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就會,但寒門子弟常無從學起的東西。

我親眼見過不少考進名校的寒門子弟,他們把時間花在無意義的系上活動,畢業後去看似穩定但已在衰落中的夕陽產業,過上庸庸碌碌的生活。
這個世界是由三個同心圓組成的。最內層的「城堡」裡住著既得利益的頂層階級;中間層的「外城」住著靠知識討生活的中產階級;而最外層的「鄉野」,住著居於弱勢的底層階級。

頂層階級和中產階級都各有一層城牆,把牆外的人給擋出去──但差別在於,頂層階級的城牆是血緣,而中產階級的城牆是知識。

「外城」要進入「城堡」,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血緣之牆非常難以攻破。混得最好的中產菁英,譬如說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醫院的主任醫師,那怕拿著 2 、 3 千萬的年薪,還是進不了城堡。因為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不能夠靠血緣世襲,他們的孩子還是必須得憑藉教育,來取得社會地位。

而「鄉野」要進入「外城」,卻相對有機會的多:一個資質良好的寒門子弟,是有可能通過勤奮苦讀,獲得足夠的專業能力,進入中產階級,甚至在中產當中成為出類拔萃的菁英人物。

教育沒辦法讓外城的人進入城堡,卻有可能讓鄉野的寒門子弟進入外城,甚至成為中產階級當中的菁英。

然而,這也只是「有可能」而已──因為成為中產菁英所需要的知識,有太多是目前學校教育體制教不了,而只能通過原生家庭、或在體制外自己習得的。

為什麼醫生家庭的小孩更容易成為醫生,律師家庭更容易出律師,父母都是銀行家的孩子更容易進銀行?──這未必是靠著裙帶關係,而是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讓這些小孩更容易摸清成為中產菁英的門路。

因此,如今不但城堡裡的頂層階級能夠靠著血緣世襲,連外城裡混得比較好的中產菁英,也能夠靠家傳知識世襲──寒門子弟哪怕考進了名校,也很難與他們競爭。

我們要去責怪學校老師沒把學生教好嗎?這也的確是為難這些他們了。看倌們想想,會去小學、初中、高中當老師的,通常是什麼家庭的孩子?說白了,學校老師這個職業掙得不多,上升空間也很有限,多半還是底層階級出身的子弟。

老師這個職業當然值得尊敬,但這些老師們從小到大,多半根本不具備成為「中產菁英」的知識和眼界,是要怎麼把這些教給學生?

拿我自己舉例:我高中唸的是建國中學,已經是台灣最好的高中了,但我接觸的老師們,每個都在鼓勵學生要「考醫科、當醫生」。學生問老師不當醫生還有什麼其他的好選擇嗎?他們根本也回答不出來。

對於我那時候的許多建中老師來說,這世界上彷彿就只有兩種職業:老師和醫生。他們對於世界上發生什麼新的事情、新的趨勢,根本一無所知。

學校老師能夠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清楚,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指望學校老師指點學生怎樣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無名氏: 所以你為了自己想做的事做了什麼努力嗎?還是躺著期待別人把地主打倒後趕快來瓜分利益? (GHuweJPk 19/02/13 11:40)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3(三)05:21 ID:ypPCJ/6c] No.189627 1推 +    
世界是由一個三層的同心圓組成的。最內層的「城堡」裡住著既得利益的頂層階級;中間層的「外城」住著試圖透過學歷和知識進入城堡的中產階級;而最外層的「鄉野」住著居於弱勢的底層階級。

頂層階級在歷史上有眾多的名字:貴族、豪門、世家、門閥、二代、既得利益團體。無論叫什麼,當他們成型之後,首先會搭一座「城堡」。

城堡的第一功能,是防止別人再進來,所以先進來的人,會不斷增加城牆的高度,以阻礙城外的人擠進來稀釋自己的特權:頂層階級會為自己的子女設置「玻璃地板」,為他們提供頂級教育、社會人脈、企業接班、信託基金、安排就業、創業資金。確保子孫不會跌到底層去。換言之,城堡裡的人會確保城外的人進不來,城內的人不會掉出去。

而城堡滿了,大門就會關上。我們這代人剛好就在城堡大門剛關上的時代。
城堡外的第一群人,就是常常被唬弄是「穩定社會」基石的中產階級了。中產階級,或者我們說實際一點,所謂「靠腦力打工」的專業人士。這些人是會計師、投資顧問、律師、醫生、教師、工程師。靠著自己的腦力,而不是靠著資本或天生的社會地位獲得報酬。

說得殘酷一點,「中產階級」的本質,其實就是城堡裡的人的傭人和隨從。他們靠著服務頂層階級,賺取一份尚算體面的收入,對社會也還有些話語權。

中產階級是城堡外矮一截的外城,護衛著頂層階級。中產階級作為城堡的外城,也有自己的城牆。核心差別在於中產階級的城牆是專業知識,而頂層階級的城牆是血緣關係。

將財富和權力留給下一代是人類的本性,而頂層階級的婚嫁常常是同階級流動,因此頂層階級最終往往成為了沾親帶故的小群體。

中產階級的「專業之牆」比頂層階級的血緣之牆還要矮得多,所以時不時就有人可以翻進來。而中產階級往下掉落也比城堡內的人容易得多。

這導致當城堡之門關上時,中產階級變成非常焦慮、充滿不安全感的一群人:擠進城堡裡是千難萬難,掉落到鄉野卻是極為容易發生的事情。

中產與底層的通道一直相當順暢。通過寒窗苦讀,底層成功翻牆成為中產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相信個人奮鬥能夠改變階層。但他們或他們的子女要再往上爬,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規則了。
台灣政府在過去十年中,雖然也不斷嚷嚷著要數位革命、要創新創業、要自有品牌、要從製造業轉型。然而為什麼不管怎麼搞,都是失敗呢?為什麼台灣沒有在互聯網時代創造出改變世界的產品呢?

部分原因是既得利益的城堡中人會竭盡各種手段去保護自己的利益。譬如說,政府給了半導體大財團便宜的地皮、低於成本的工業用電、大量的免稅條款、不用罰錢的污染、並以科技替代役提供財團近乎免費的「奴工」。新興企業要如何和這樣的龐然大物競爭?

台灣其實是以工薪階層的血,去供養頂層階級。這種情況下,期待頂層自動自發的革自己的命去推動產業升級,當然是不可能的;同時工薪階層已經被吸得油盡燈枯,要怎麼造反?
無名氏: 一言以蔽之就是「我沒賺大錢都是世界的錯」 (GJpXUUwY 19/02/14 01:23)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3(三)13:06 ID:4mt1.Ieo] No.189629 3推 +    
>無名氏: 所以你為了自己想做的事做了什麼努力嗎?還是躺著期待別人把地主打倒後趕快來瓜分利益? (GHuweJPk 19/02/13 11:40)
複製文別認真了
https://crossing.cw.com.tw/index.php/blogTopic.action?id=732&nid=10436

不過對於這兩點
>對於我那時候的許多建中老師來說,這世界上彷彿就只有兩種職業:老師和醫生。他們對於世界上發生什麼新的事情、新的趨勢,根本一無所知。
>學校老師能夠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清楚,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指望學校老師指點學生怎樣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去懷疑義務教育體系給予人生式指導本身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先想想,長期社會敵視軍公教,年改又對這些人大砍一刀
菁英為何要要投身教育? 沒錢又不受重視
再來,期待人生選擇這事就有點像遇到人生的貴人
拜託有人一輩子都沒遇到貴人,你說你在學校能遇到?
請問多少高中老師是什麼公司董座還是科技公司資深菁英退下來的?
幾乎不可能嘛,即便你是高職產學合作
你能遇到影響終身的老師傅都不容易了好嗎
人家憑什麼給你這個機會? 憑什麼要提攜你? 憑什麼?
搞得好像年輕人不被提攜就是老人的臭一樣
因為他們提攜自己家族、自己學長弟妹姊、自己的熟人,你就不爽
啊建中幫在各企業各公家機關也無處不在,你建中畢業怎麼不混進去?
自己人際關係搞得差怪誰?
無名氏: 老樣子,別人努力的都不是努力。自己躺著等人餵還要嫌菜色不好 (K9eVEpmc 19/02/14 01:42)
無名氏: 他等一下就會來哭哭說這些人際關係都被一些幻想中的貴族壟斷。小小貧民怎麼有可能進入?然後繼續躺著等人餵 (K9eVEpmc 19/02/14 01:44)
無名氏: 不 你並沒有反駁這篇文章什麼東西啊... (48u6bKOs 19/02/14 14:22)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4(四)02:42 ID:0BAOJIAQ] No.189632  +    
在台灣你搞宗教成功的話也很賺啊,為何覺得一定要醫生才算中產,你真的窮到念不起書大不了簽下去。
至於電腦、平板及網路越來越便宜,家庭環境影響已經下降很多了,小吃店的孩子都整天在看平板了。
那努力點上網增進自己的知識是比過往還簡單的,繼續怪努力沒用真的很不應該,難道有錢人小孩一天有48小時嗎?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6(六)13:11 ID:KmEmF8P2] No.189644  +    
>>No.189632
網路上的資訊不經篩選,錯誤百出。

光有錢的確沒有用,還要會用錢。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7(日)11:16 ID:YP6yXZdc] No.189652  +    
勞動過程中的異化
編輯
馬克思的異化論基於他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過程的觀察:工人不可避免地失去對自己工作的控制,從而失去對生活及自我的控制。工人從來都不是自主、自我實現的人類存在,他只能以資產階級欲其所是的模式而存在。

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異化,因為每個人藉著勞動為社會添磚加瓦,然而個體的這個社會面向是透過私有制表現的,其中個體只是工具,而非社會的存在:

“ 這一切後果包含在這樣一個規定中: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關係就是同一個異己的對象關係。因為根據這個前提,很明顯,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宗教方面的情況也是如此。人奉獻給上帝的越多,他留給自己的就越少。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對象:但現在這個生命已不再屬於他而屬於對象了。因此,這個活動越多,工人就越喪失對象。凡是成為他的勞動產品的東西,就不再是他本身的東西。因此,這個產品越多,他本身的東西就越少。工人在他的產品中的外化,不僅意味著他的勞動成為對象,成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著他的勞動作為一種異己的東西不依賴他而在他之外存在,並成為同他對立的獨立力量:意味著他給予對象的生命做為敵對的和異己的東西同他相對立。(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 ”
馬克思將資本主義下勞動的異化劃為四類[1]:

工人與他的「類本質」的異化。
工人之間的異化,這是因為資本主義將勞動化約為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而非社會關係。
工人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因為產品脫離工人自身的控制,反而成為異己的、敵對的關係。
工人與其勞動行為本身的異化,勞動成為無意義的活動,無法帶來真正的滿足。

勞動階級創造的價值
能得到的回報只有其中小部分的報酬
資產階級會拿走更多的利潤
也就是勞工付出的越多
自身創造的貧富差距越大
在資本主義下勞工的努力只是自掘墳墓
你的老闆會越富有而身為勞工的你會越貧窮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2/19(二)14:55 ID:nlr3tRaA] No.189657  +    
>工人不可避免地失去對自己工作的控制
其實從這句話就反映出馬克思對現實的不理解了
例如:圈地運動一下子就讓平民失去了他們的生產空間
更別說在一般的封建制度下,土地上森林或野果都是領主的所有物,
未受貴族准許的情況下,平民是不准開採或摘取的
也就是說,所謂的「對自己工作的控制」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工作就是一種生產行為,生產所必須的資源全掌握在貴族手上
什麼時候產生了工人可以選控制自己工作的錯覺?
即便是貴族、教會失去了對生產資源的控制
絕大部份生產資源也掌握在國家手上
而國家為了整體的利益也不會將一切資源平頭式地均分給所有平民
更別說現在平民想要隨便找塊地耕田,第一現在平民還不一定會種田
第二你想買塊田來種,你還不一定買得起
第三不是哪個地方你愛種就種,住宅用地跟商業用地亂搞被檢舉就是罰
更改土地用途耗時還不一定可成,更何況某小島還糧食過剩強迫休耕
所以無權無勢的平民注定得面對現實,要嘛貸款創業,要嘛去老闆手下打工
當你被迫選擇創業或打工時,恭禧你又陷入了資本主義的陷阱裡
「工人不可避免地失去對自己工作的控制」在哪一個時代都一樣
所以為什麼有人說財務自由,因為當你能擺脫資本主義「陷阱」時
你不只能控制自己的工作,還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或者說控制工作就等於控制人生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3/08(五)12:37 ID:h91NTK6A] No.189726  +    
影片還沒看完,但深深覺得這串的許多人及原po是不是沒把盧梭不平等理論裡的「自愛」原罪給讀進去?
雖然個人認為盧梭理論中的「l’amour propre」直接用「面子」來翻譯會更貼切
所有的階級、制度、契約、規則,全部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比較、過去與現在的比較、人與非人之間的比較之下所設立而成
原po若想在這樣的制度下有所突破,不先從同是盧梭理論的解決方案「be yourself」也就是「做自己」開始嗎?
個人算是捨棄掉競爭的人,但同時也明白自己在他人眼裡就只是個失敗者,只是那樣的目光並沒有阻止我自己「努力」維持捨棄的行動,只是三不五時會產生動搖罷了
尋求突破需要努力,維持現狀也是需要努力,決定好那份努力需要付出多少「價值」,正是你在「做自己」時付出的份量
看不見的手(陰謀論)無處不在,與其不斷受其影響動搖心念,還不如繼續享受你的原罪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06/10(一)15:17 ID:ML3oDzi6] No.189887  +    
若努力了的你 能隱居樂活 就很具價值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