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
E-mail
標 題
內 文
附加圖檔[] []
類別標籤(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刪除用密碼(刪除文章用。英數字8字元以內)
附加選項[動態GIF]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禁止發佈色情及獵奇圖片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750 KB。當回文時E-mail填入sage為不推文功能
  • 各類學術相關話題均可在此發表, 但是自己的功課要自己做
  • 新討論串必須輸入相對應之標題, 推文字數限制為五十字
  • 本版內容不能視為專業醫療建議, 醫療相關問題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違規事項及管理意見請向此管理室回報

主題一覽
191734: 对哲学不太了解的人的关于黑格尔的疑问 (1)191598: 沒有嚇阻效果不能說明死刑該廢除 (4)
191731: 談搖滾樂 (1)191587: 新作的歷史頻道 (0)
191730: 惡會腹語(片段)Jean-Baudrillard (0)191585: 紅肉致癌說 (4)
191712: 大學畢業了,該去跑網約車還是送外賣? (1)191583: 地租 利率 與工業化 (1)
191691: 香港人生活中常用的「中英夹杂式粤语」 (4)191563: 訴諸難以置信 (6)
191684: 磁場與黑洞 (0)191461: 請問圈起來的是什麼字? (3)
191680: 測試 (0)191456: 公職考試的建議 (4)
191676: 我不相信意識獨立於物質法則之外 (2)191455: NMN(菸醯胺單核苷酸)? (0)
191633: 廢死議題的美國電影 (3)191452: 長生不老之術?學者預測30年內可控制老化問題 (1)
191611: 死刑的風險分析 (15)191449: 「治癒」老化的時代即將到來? (4)
檔名:1580526952644.jpg-(72 KB, 503x457) [以預覽圖顯示]
72 KB精通日文的看一下這樣有沒有聽錯? 名稱: 無名氏 [20/02/01(六)11:15 ID:5ksGZdLA] No.190414  +   [回應]
大家都聽到了 是他叫我打 我才打的
皆も聞こえだろう 自分から殴るて言だろ

像這種要求 我這輩子都沒見過
変わった趣味だな 聞いたことてないよ

九品芝麻官日配,不是翻譯,影片中聽到的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01(六)17:33 ID:mbHBDBxo] No.190415  +    
皆も聞えたんだろう
自分から殴ろうと言ったぞ

変わった趣味だな
聞いたことないよ

你的句子看起來怪怪的,應該有錯
你沒貼影片我也不知道他實際是怎麼唸的
我自己覺得應該是像上面這樣唸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01(六)23:06 ID:5ksGZdLA] No.190416  +    
九品芝麻官日本譯名是「広州殺人事件」
ニコニコ上有日文版可以看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02(日)15:03 ID:.5T2ZAJk] No.190418  +    
皆も聞こえたろう
自分から殴れって言ったもの

変わった趣味だな
聞いたことないよ

根據目前數據,再次分析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和死亡率 名稱: 無名氏 [20/01/27(一)21:31 ID:coJNnyyk] No.190404  +   [回應]
本文轉載自微信號“西西弗評論”,作者:西西弗評論J

新冠肺炎目前披露的數據,有很多值得分析和研究的地方
數據來源:
本文的分析是基于截止到1月27日上午8點30分數字

根據國家衛健委,湖北省衛健委和各省衛健委的數據
截止 1月26日2時,全國 共報告確診病例 2744例 死亡 80例
其中湖北 累計 確認病例 1423例 重症 221例,危重69例 死亡 76例
湖北中 武漢 698例,重症 141例,危重 51例 死亡 63例
湖北(武漢之外)725例,重症80 危重 18 死亡 13例
快速計算得出全國(湖北之外)確診病例1321例 死亡4例



按這個數據,計算一下確診案例中的死亡率,就能得到完全不合常識的數字。
死亡 / 確診案例:全國平均 80 / 2744 = 2.9%
武漢 63/698 = 9%
湖北(武漢之外) 13 / 725 = 1.8%
全國(湖北之外)4 / 1321 = 0.3%
這個明顯有問題。武漢的死亡率是全國其他省份的30倍,是湖北其他地區的5倍。這個數據肯定不對。



我們來分析一下上面數據的問題。
首先,我基于常識,做出三個假設
1. 對確診案例,我們有理由相信湖北之外的統計更準確。目前其他省份武漢來的的人嚴防死守,發現一個病例,就全部隔離周邊接觸者。
2. 死亡案例和確診案例的統計只會少報,不會多報。有可能因為新冠死亡的人,因為沒有確診報成其他原因死亡。特別是在武漢目前醫療資源極端短缺的情況下。
3. 死亡案例的統計應該比確診案例更準確,畢竟患者死亡是大事,必須得給出死亡原因。但輕症患者來說,可能在確診前就自愈了。
基于假設,我們對上述武漢死亡率是湖北其他地區的5倍,是全國的30倍這個問題,提出幾個可能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
1. 武漢的確診數量遠小于實際患者數量
2. 武漢的醫療機構被擠爆,導致重症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醫治,死亡率偏高
3. 外地病患處于比較早期階段,還沒發展到死亡案例
4. 武漢病患多為初期首次傳播,病毒毒性更大(第一批41個案例中死亡率高達15%)
本人的估計,四個原因都有,但是後三個原因無法解釋武漢患者死亡率和其他省份差出30倍。



根據目前能拿到的數據,非常粗略的分析一下。武漢/湖北的實際患者數量,以及新冠死亡率的合理估計分析數據來源:全國疫情數據,武漢市長的發言(總人口1400萬,留在武漢900萬,外流500萬)慧眼百度遷徙的人口遷移數據:武漢外流的人口中,65%為省內 35%為省外。

分析開始:
全國(湖北之外)1321例患者,絕大多數,以輸入病例為主,粗略估計輸入病例占 90%
1321 * 90% = 1189例
武漢之外的湖北,725例患者 也絕大多數為輸入病例,假設輸入病例占95%,
725 * 95% = 689例
175萬省外武漢人口,其中1189例為患者,患病比例為 6.79/萬人
武漢之外的湖北 689例為患者,患病比例 2.12/萬人
武漢 698例患者,患病比例 0.76/萬人
這個數據明顯不合理,湖北之外的武漢人患病比率是武漢本地人的9倍。而且目前湖北之外的武漢人口數量應該已經不會增加了,湖北之外的患者人數肯定還會增加,湖北之外的患病比例還會繼續上升。
同時,留在武漢的人群的交叉感染可能性更大,醫院的隔離條件不如外省,留在武漢本地人群患病率應該比離開湖北的武漢人更高才對。

最合理的解釋是,由于武漢本地醫療資源過載,試劑不足,確診的人數遠遠小于真實的患者人數,其中很多輕症自愈,根本沒有得到確診。湖北其他城市也存在類似情況,但比武漢程度要輕。

如果我們把全國的患病比例應用到武漢和湖北,得出的合理的患病人數是:
武漢 = 900 * 6.79 = 6000人以上,大概是目前公布的8-9倍
武漢之外的湖北 = 325 * 6.79 = 2200人左右。大概是目前公布的2.6倍

這個數字我認為是合理的,武漢目前在建兩個”武漢小湯山“合計2000個病床,同時從現有醫院也在不斷地征用病床。按武漢市長的說法,已經征用1萬張病床。如果只有2000個潛在確診病例(目前確診698個+1000個疑似),是不需要這麽大力度的。如果按疑似病例中大概一半會確診,大概6000個患者對應1.2萬個疑似病例,就需要1萬個以上病床收治。武漢政府目前應該也是按照至少5000個病例準備的。

如果用我推測的病例計算目前的死亡率。
武漢 63 / 6000 = 1.05%
武漢外的湖北 13 / 1800 = 0.7%
湖北外的全國 4 / 1040 = 0.4%
武漢的死亡率仍然高于全國其他地區,但這個數據相對就合理很多了。確診人數外的後三個原因可能是武漢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個人認為6000個案例可能仍然低估了武漢本地的真實患者人數。因為按常理推斷,目前仍然留在武漢的人,患病的可能概率應該明顯高于已經離開武漢的人群。同時,湖北外其他省份的患者人數還在快速增加中。預計其他省份武漢輸入型病例的總數達到1500-2000個是必然的結果。如果按在外省的武漢人患病率千分之一,留在武漢的患病率更高來推算,武漢的真實患者人數超過10000人,我並不會感到奇怪。

然而,大家不需要為此而恐慌。因為這次新冠,本身就是高傳染性,高患者人數,低致病性,低死亡率的特點。大家不要把新冠看成又一個SARS,而是應該看成一次超強力流感。



本次新冠病毒,是在流感和SARS之間,傳染力高于SARS,但致病程度和死亡率遠低于SARS。

自然界是公平的,三種引發公共安全事件的冠狀病毒中,MERS 傳染力低于SARS,死亡率高于SARS,新冠傳染力高于SARS,死亡率低于SARS。

SARS是感染青壯年,身體好也沒用,這次的新冠主要死亡都是身體不好的老年人。從受影響死亡的大多是身體不好的老年人這一點,新冠病毒更接近流感而不是SARS。

上一篇文章我引用了美國去年(18-19年)疾控中心預測的流感數據

美國18-19年流感的總人口感染率 10% (美國3億多人口,3000多萬感染),重症(住院)率1.4%,因為流感導致的總人口超額死亡率 萬分之一(3萬多人死亡,3億多人口)。感染人口的超額死亡率千分之一。

目前我對新冠的預測是:對最嚴重的武漢疫區,總人口感染率千分之一以上,總人口超額死亡率肯定低于十萬分之五(我自己估計應該在十萬分之三以內)。患者死亡率肯定低于5%(我自己估計低于2%,在1%左右)。

與美國18-19年的流感相比,即使是最嚴重的疫區武漢,總人口感染率是美國18-19流感的百分之一,即使按照最惡劣的預測,疫區武漢總人口超額死亡率也不會到美國18-19流感的一半。

至于全國範圍統計,總人口感染率是美國18-19流感的萬分之一左右,即使按照最惡劣的預測,總人口超額死亡率也頂多是美國18-19流感的千分之五。(美國流感超額死亡率萬分之一,中國新冠的全國範圍的超額死亡率頂多的是 萬分之一再乘以千分之五)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7(一)21:32 ID:coJNnyyk] No.190405 4推 +    
所以即使在武漢的同學們,也真的沒必要恐慌。就算真的染上新冠,如果平時身體好,應該也不會有什麽事情的。

大家放寬心,不必過于關注每天的確診人數。SARS在中國總確診人數5000多,死亡327人。雖然新冠的總患者人數我認為會高于SARS,但死亡人數我希望,也相信會低于SARS。此外,SARS死亡人數中,青壯年占很大比例,而新冠大多數是身體不好有並發症的老年人,就算是一次普通的肺炎,他們中的很多人也不一定能撐過去。

請大家一定不要為每天上升的確診人數而擔憂。我現在最關心兩個數據,第一是湖北之外有沒有大規模的本地傳播發生,第二是湖北之外的死亡人數。這兩個情況,截止到27日早上,都還好。

武漢的患者人數肯定比想象的多,但是,以目前的力度,我自己感覺真實新增的患者已經在往下走了。我樂觀的估計,2月內應該就能基本控制住這次新冠病毒。
沒什麽大不了的,我們一定能戰勝病毒。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上傳並發布,僅代表發帖用戶觀點。
無名氏: 一堆我推測我認為的,反正不用負責嘛 (PHkZjMhI 20/01/30 17:53)
無名氏: 死亡人數已經超過SARS了,看看這串幾時會變成笑話 (htThGJiQ 20/02/03 21:42)
無名氏: 死亡327人?所以焚屍爐要24小時開動? (4uz6J35s 20/02/04 05:35)
無名氏: SARS那時候中國最好只死327人 破萬死人的都沒納進去 (mVC2DUow 20/02/08 20:38)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9(三)09:54 ID:2JQBI7Mk] No.190411  +    
西安以東被核都不怕了
數據好消息有4條,印證拐點正月十五 名稱: 無名氏 [20/02/02(日)00:09 ID:elfNYikk] No.190417  +    
 檔名:1580573346685.jpg-(367 KB, 660x2229) [以預覽圖顯示] 367 KB
熊貓策論 02-01 09:33
聲明:本文是基于官網數據的再分析,不是官方解讀,只為自己和感興趣的朋友更好地了解疫情和交流,減少焦慮和恐慌。

據國家衛健委網2月1日早間8點疫情數據消息,日新增數據繼續創新高,達到2102例,日增疑似病例、日死亡病例也創新高,分別為5019例、46例。數據持續的增長讓人讓社會緊張焦慮。但1月27日分析數據就指出,如果1月31日、2月1日不出現突變,我們防控疫情的趨勢扭轉拐點很快到來。

今日數據分析顯示,好消息4條:
一是疫情擴張趨勢繼續得到遏制,數據印證專家判斷,疫情擴張拐點將在正月十五出現;
二是各地防控措施有效,密切接觸者增速大幅下降近8%;
三是治療水平持續提升,重症比再下降;
四是治愈病例第一次大于死亡病例。

一、好消息4條
1.疫情擴張趨勢繼續遏制,數據正式印證專家“正月十五”判斷
病例(確診、疑似一起計算)在1月31日繼續創新高,但其增長擴張趨勢大幅收窄6個點,向好情況繼續保持;今日數據將拐點推演時間,定位為2月8日(正月十五),但需要我們繼續有心理準備,每日疫情數據增長還處于擴張通道,日增病例數據將繼續創新高。但趨勢顯示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2.返程高峰沒有出現密切接觸數據突變情況,消除最大隱患
1月31日數據顯示,各地管控措施繼續起效,密切接觸者大降8%;密切接觸者擴張趨勢扭轉拐點,在2月3日。密切接觸者降低,說明我們動員管控能力是得力的,要為我們各地社區管控人員點贊。

3.重症比例再下降,也持續傳出針對性藥物消息(但請大家不要炒作,都還未臨床驗證)
重症比例比昨日再次下降0.5個點,而且多家研究機構傳出特效有抑制性藥物。但請大家不要炒作藥物,一是因為最需要的是病患;二是公布的都還只是初步研究,未臨床驗證。

4.最大的好消息是,今日治愈病例72,遠大于死亡46
死亡比例顯示已穩定在2.2%,從今日治愈情況看,經過科學家、醫護人員努力,這個比例還會降低,感謝他們。

二、隱患1條
重症增速擡頭,需要關注有基礎病者。

重症增速連續2日出現擡頭趨勢,這也許與我們治療力量不足,前期一線力量太累有關,希望有關部門能重新調配力量。

三、壞消息1條
病例(確診+疑似),比例與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繼續上升,今日上升至30.4%。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依然是我們檢測水平提升有關,但也反應此病毒感染比預估要強,密切接觸者感染風險很大,需要我們強化社區管控,徹底將密切接觸者降下來。

綜合上述數據情況看,抗擊疫情人人有責,防控的成敗和成本高低,依然取決于我們能不能堅決遏制住接觸者人數增長。大家已經閉關修煉多日,可能出現煩躁情緒,但務必響應號召,做好自己,密切接觸感染風險比較高。

檔名:1580033273268.jpg-(49 KB, 799x227) [以預覽圖顯示]
49 KB轉型正義 名稱: 無名氏 [20/01/26(日)18:07 ID:2RTdmt9M] No.190398  +   [回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n1Y_kUhp4
當時中國大陸其實是可以成為民主國家的,結果六四來了
要不是六四中國大陸絕對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樣子,可惜不是
就連現在內容多元的知乎和Bilibili都被中共限制死了
不管六四還是毛澤東惡行都變成禁止事項,頂多只能批評洋鬼子
這樣的情況也無不影響港台的創作,像老夫子的反共情節在後來的版本都看不到了
我真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中國大陸才能實行轉型正義呀?
武漢肺炎和美中貿易戰下個協議是否有機會呢?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6(日)21:48 ID:flc4Am6M] No.190400  +    
所謂的自由創作,要有老大罩才行,現在米英不夠力可以制裁。當然反對力量就消失了。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9(三)16:36 ID:CfQV2o7w] No.190412 1推 +    
台灣搞轉型正義鬥死別人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陸也要學台灣
無名氏: 所以台灣誰被鬥死了? (srzEHVto 20/01/31 11:58)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30(四)01:41 ID:da2x1826] No.190413 9推 +    
>>No.190412
他們有文革阿 幹嘛學
無名氏: 我們有蘇啟誠啊,對岸幹嘛學 (4qDCEBD2 20/01/30 02:00)
無名氏: 你是說一群搞不清楚外交官職責的國民黨智障逼死的蘇啟誠? (7PqH/kQ2 20/01/31 13:24)
無名氏: 然後事後裝死轉移焦點說是網軍逼得 (7PqH/kQ2 20/01/31 13:25)
無名氏: 打一開始那群智障不要跟著假新聞煽動,要求駐外單位從事旅行社的工作,也就沒有所謂「上級交代之檢討報書後 (7PqH/kQ2 20/01/31 13:28)
無名氏: ,開會之前一天,表明『不想受到羞辱』之遺言,以死明志。」的問題了 (7PqH/kQ2 20/01/31 13:28)
無名氏: 444,上級檢討也不是謝長廷的責任,完全執政完全卸責,很棒 (rrcggAIQ 20/01/31 21:10)
無名氏: 樓上文盲,很棒 (dJryuxYo 20/02/04 10:57)
無名氏: 是誰逼上級要對下檢討的? (dJryuxYo 20/02/04 10:58)
無名氏: 有人逼上級檢討? 講一個聽聽,當時國民黨鬥的是謝長廷 (T9ts3IBY 20/02/25 11:52)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14(五)10:34 ID:PjQO73RA] No.190434 1推 +    
呵呵,若64成功讓大陸轉為民主政體,大陸只會是下一個印度而已—落後,貧窮,腐敗。
無名氏: 現在就不腐敗,落後?後清是叫假的? (yg2NQ1C2 20/02/24 04:14)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25(二)11:54 ID:T9ts3IBY] No.190456 4推 +    
>現在就不腐敗,落後?後清是叫假的?
現在台灣不腐敗,落後? 日奴是叫假的?
哦我忘了現在台灣有一個全然沒有一個主管機關負責的反滲透法
說你共匪就是共匪
跟大陸一樣的「進步」
無名氏: 有著一套反分裂國家法,整天干涉非自家領土的某國比較好笑 (HboNydDA 20/02/25 17:32)
無名氏: 白七,你還有命在這裡批評政府代表台灣很進步 (w7mQp9V. 20/02/26 12:17)
無名氏: 反論,媽的因為這種進步允許你這種腦殘活著,幹他媽的台灣政府真的很腐敗 (w7mQp9V. 20/02/26 12:18)
無名氏: 整天干涉非自家領土的某國--->你是指中華民國憲法嗎? (b1Vy8k1E 20/02/26 19:38)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26(三)19:40 ID:b1Vy8k1E] No.190459 1推 +    
>整天干涉非自家領土的某國
你是指中華民國憲法嗎?(笑

>你還有命在這裡批評政府
因為我的fb被館粉給檢舉跟了,進步?(笑
監督政府也會被圍剿,真的是民主好棒棒
無名氏: 言論自由 又不包括造謠 違規當然被檢舉 (a3OZMPSs 20/02/28 12:49)

檔名:1580233606444.png-(509 KB, 610x381) [以預覽圖顯示]
509 KB有人是解密專家嗎? 名稱: 無名氏 [20/01/29(三)01:46 ID:nkgkG0w.] No.190409  +   [回應]
可以幫忙看一下嗎 這張圖到底藏了什麼東西我真的解不出來...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9(三)01:47 ID:nkgkG0w.] No.190410  +    
 檔名:1580233672183.jpg-(535 KB, 2560x1600) [以預覽圖顯示] 535 KB

檔名:1580050768231.jpg-(5 KB, 297x170) [以預覽圖顯示]
5 KB這裡到底是政治學術討論 還是綜合學術討論? 名稱: 無名氏 [20/01/26(日)22:59 ID:Y6qaU.Vk] No.190401  +   [回應]
有一陣子沒來綜合學術討論
怎麼一進來就是滿滿的政治話題?
這裡到底是政治學術討論 還是綜合學術討論?
看了一下討論的內容

根本就是滿滿的統戰臭味
是不是有些在搞統戰的還在幻想自己是相當中立的人?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7(一)02:07 ID:cjyX1L9E] No.190402  +    
因為那些中國網民(這裡就不講他們是5毛了)比較喜歡在"學術"的專欄下發文捍衛他們的思想
另外其實洗綜合是一點用也沒有的,因為綜合板版面流動很快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8(二)05:26 ID:cWrc5ZQM] No.190407  +    
支那網軍造謠大概只剩愛支病患會信了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11(二)09:56 ID:qJymUgH6] No.190431  +    
講的之前洗香港文的不是廚一樣 物以類聚聽過沒有 政治廚只會吸引政治廚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2/14(五)08:53 ID:/kD1SjTw] No.190433  +    
一直多是中二學術討論 缺乏建設性

檔名:1579100992778.jpg-(26 KB, 500x329) [以預覽圖顯示]
26 KB台灣購買力平價人均GDP“高達”5.3萬美元的真相 名稱: 無名氏 [20/01/15(三)23:09 ID:EmK.Y/I6] No.190373  +   [回應]
陳經 風雲之聲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這不是台灣的成績,反而說明台灣經濟扭曲地發展,長期積累下來出了問題。

有人給我發了老朋友“洛杉機房東”的文章《台灣經濟究竟怎麽樣?》,讓我給些意見。這篇文章說台灣經濟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購買力平價GDP”高達5.3萬美元,好到世界排名第15。

我和洛杉矶房東産生聯系,是因為房東炮制了一個“深圳三季度名義GDP增長只有0.5%”的怪論,我2019年11月5日寫了個文章駁斥。房東“如獲至寶”地發現了2019年三季度深圳GDP名義值居然和2018年差不多(實際是有統計調整,不可直接除),就此引申出“深圳經濟失速”這麽個“大新聞”。這個駁斥文《深圳三季度GDP增長“只有0.5%”?初中數學錯誤的根源在哪?》(文章見: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35291829043348?_wb_client_=1)還入選了當周微博的頭條文章“先鋒創作者”榜單。因此,我對房東是有好感的,有一定水平,犯的錯誤還值得說一下。

我仔細解釋GDP結算調整的原理之後,洛杉矶房東還是不承認他關于深圳GDP的說法有錯。即使一度引為知己的盟友“格隆彙學堂”改變觀點認錯了,房東仍然堅持觀點,安撫對他經濟水平産生疑問的粉絲。房東的微博只許關注了7天以上的人留言,經常刪貼拉黑人。通過這種“騷操作”,社區維穩搞得還不錯。但這事畢竟沒法掩蓋,有一定影響,不少人有印象。不止一人又將房東關于台灣經濟的離奇文章發給我,想搞明白怎麽回事。

2020年1月11日台灣選舉,民進黨蔡英文大勝連任了。但如果要說原因是台灣經濟搞得好,連民進黨死忠粉都不會同意。就在2018年11月24日的台灣9合1選舉中,國民黨還壓倒性大勝,22個縣市拿下16個。韓國瑜就是在民進黨執政30年的大本營高雄奇迹般逆襲,奠定了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政治基礎。當時都認為國民黨“總統”大選機會很高,不少人出來爭當候選人,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郭台銘都有意向,國民黨內亂了好一陣才征召了韓國瑜。民進黨貪腐無能,從2000年陳水扁上台開始,台灣經濟就走入頹勢,這已經是業界共識。

後來蔡英文借香港鬧事,以及國民黨內亂和韓國瑜的失誤,猛打政治牌才翻身的。國民黨的選舉口號是“拼經濟”,而民進黨自知經濟是弱項,口號是“芒果幹”(亡國感),說選國民黨就是要一國兩制“亡國”。台灣人看見房東鼓吹“台灣經濟很好”的文章,會覺得難以理解。如果台灣經濟數據不錯,怎麽解釋國民黨2018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大勝?

這回讓洛杉矶房東“如獲至寶”的數據,是2018年台灣“購買力平價”人均GDP,台灣高達5.3萬美元的數值,高居世界第15位,比日本4.4萬美元還高,也高于韓國的4.1萬美元。台灣彙率人均GDP是2.5萬美元,購買力平價GDP比它翻倍還多。房東還鼓吹了台灣經濟的其它方面,但我這次就談這個“購買力平價”人均GDP,值得分析一下。

這個“購買力平價”GDP,大意是說各國彙率GDP統計,沒有考慮各國物價的區別。物價低的國家很可能GDP被低估了,所以要用“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調整,簡稱為“PPP”。美國作為基準,PPP和彙率GDP都是用美元計價,數值不變。其它國家與美國物價對比,從彙率人均GDP計算出PPP計的人均GDP。

房東發現的是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出的2018年世界各國PPP人均GDP數值。台灣53023美元排第15位(不計澳門與香港)。美國的PPP人均62606美元,和彙率GDP數值完全一樣,作為基準。

下面是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都比台灣低不少。中國大陸18110美元(2018年數值)排73位,正好剛超過世界平均值。

2018年相關國家的PPP與彙率人均GDP的變動統計(IMF數據,GDP單位為美元)

如果按IMF的2018年彙率GDP排名,台灣是25008美元排世界第35位(不計香港澳門)。台灣的PPP人均排名高居15,比彙率GDP人均排名高了足足有20位,排名提升非常多。

文萊升了23位,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升了22位,阿曼升了18位,阿聯酋升了16位,巴林提升了14位。PPP排名前30的經濟體,就只有這幾個排名大幅提升。台灣怪異地混入了一堆石油土豪國家中。

在排名中等的國家中,伊朗提升了30位,伊拉克升了16位,埃及升了35位,印度升了22位,越南只升了9位。

中國大陸2018彙率GDP是9608美元,排名67,PPP人均GDP只排73,反而降了6位,這可能出乎不少人的預料。日本的PPP排名也降了4位,韓國降了1位。

世界各國一般物價比美國低,PPP計的人均GDP相對彙率GDP會提升不少。只有瑞士、澳大利亞等極少幾個國家物價比美國還貴,PPP人均GDP還降了。世界PPP人均GDP比彙率人均GDP多出1.6倍,代表了世界各國相對美國的物價調整幅度。發達經濟體,除了台灣(石油土豪不算發達),調整幅度都小于1.6。

而發展中國家,調整幅度普遍大于1.6,通常都大于2.0,埃及甚至高于5。中國調整幅度只有1.88,所以PPP排名被一些調整大于2.0的國家超過去了,如多米尼加(2.64倍),泰國(2.71倍),伊朗(3.56倍)。

如果要問這個PPP調整合不合理,從大的方向來說,調整還是有道理的。發達國家上調的少,發展中國家上調的多,這個大方向是對的。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上調以後,PPP人均GDP就能超過世界人均了,這更合理一些。

但要問具體國家與經濟體的PPP調整是不是合理,這就問題很大了。

比如印度彙率人均GDP是低于越南一些的,從平均生活水平來說,也明顯不如越南。越南人均住房23平米是印度2.3倍,越南人均吃豬肉就有30公斤,超過世界人均肉類消費水平,是印度人均肉類消費的七八倍。但是經PPP調整,印度上調了3.87倍,越南只上調2.94倍,印度反而排越南前面去了。再如埃及誇張地調整了5.19倍,彙率人均本來和越南差不多的,PPP人均一下跑到中等水平去了,比越南高了78%。

印度其實和埃及差不多,人口多國家條件差,大量窮苦人在社會艱難維持一個最低生存水平。埃及有名的是大餅,社會底層吃的“黑大餅”只要人民幣7分錢一個,政府為了社會穩定,鎖定價格十幾年不變。有這個大餅供應,埃及人收入再低也不會餓死。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古代是糧倉,但是人口增加到約1億人以後,已經遠遠不夠吃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要進口糧食。現在每年要進口100多億美元的糧食保證生存,好在進口來源沒有問題。印度也是,大量底層人收入極低,但是吃喝物價很低,也能活下來。如印度主力蔬菜洋蔥,平時供應充足時人民幣1毛1斤,非常便宜都能吃得起。近來印度洋蔥短缺價格大漲20多倍還産生了政治危機,補貨後慢慢平息(印度能擺脫“洋蔥政治”嗎?| 毛克疾、李知非)。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5(三)23:12 ID:EmK.Y/I6] No.190374  +    
這樣用PPP來調整印度、埃及的GDP,就有系統性的問題。它生存相關的物價便宜,但是在本國GDP構成裏,這些生存型GDP占比並不高。主要的GDP是工業、服務業等其它成分,如印度汽車業占了制造業産出的一半。這些工業和服務業GDP,和美國的對應産業不是一回事,無法比較物價。最後,就以生存型物價為主,物價指數只相當于美國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PPP人均GDP翻了四五倍。

結果是,印度PPP計的GDP總量超過了日本,排世界第三。印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超過一半,本來就是不太合理的經濟結構,因為沒有對應的實物,服務質量也不高。這些服務業産出,還要因為食品的低價,再翻個3.87倍,成為平價GDP總量超過日本的主力。說實在的,印度這種PPP搞上來的GDP,讓人不太服氣。一個發展中國家,靠服務業去拼日本的各種實物産出和消費,似乎倒過來了。

相應的,越南人生存沒有問題,就不用搞成7分錢大餅、1毛1斤洋蔥這麽誇張,賣菜的也得掙錢。越南物價雖然低,但不需要搞成極低。越南豬肉10多元人民幣一斤,也不是特別便宜。這樣,越南PPP調整倍數只有2.94,生活好了反而吃虧了。越南普通人生活再怎麽也比印度、埃及人要好。

倒不是說越南調整的少了,而是印度和埃及上調的幅度實在太大。伊朗和伊拉克上調的倍數也偏多了,弄得PPP人均GDP和中國差不多,都不合理。

中國的PPP上調幅度1.88,這個說起來比較複雜,因為中國的物價體系比較豐富。有便宜的底層物價,月入1000能活;也有極高的物價,月入1萬是討飯,不要找我女兒。到底用哪個層級的物價去和美國比,說不清。但從生活感覺來說,上調2倍說得過去。中國PPP調整後的GDP超過美國至少比印度超過日本合理,各種實物不怕比,倒是美國要靠服務業來拼中國的制造業産出。

說印度、埃及、越南的情況,和台灣的購買力平價GDP大躍進有啥關系?原理是類似的。

文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聯酋、巴林這些石油土豪國家,人均GDP和台灣都算較高的,PPP上調幅度也普遍不低,在1.9-2.5之間。石油土豪國為什麽物價比較低?因為大搞國家福利,汽油跟不要錢一樣,是掙錢不愁只管花錢的生活方式。因為宗教和文化原因,這些國家不太考慮長遠問題,既然現在能靠石油掙大錢,管它以後如何,先把福利用低物價的方式搞起來。這其實是人為扭曲了物價體系,價格沒有人為降低的GDP成分,甚至一些離譜的高物價奢侈消費GDP,也被乘以低物價導致的高倍數。這些土豪國家極高的PPP人均GDP也難以讓人服氣。在那胡搞消費,一些壓低,一些又狂高,最後弄出一個不合理的倍數。

台灣在發達經濟體裏,獨樹一幟地搞了個2.12的PPP調整倍數。而其它發達經濟體都在1.6以下,新加坡1.57就算高的了,香港1.3。一般發達國家也就是1.2、1.1的常見。是因為台灣在發達經濟體裏都特別優秀麽?其實不是,根本原因是台灣不漲工資,底層收入太低。

當然說台灣人收入低,是在發達層面說的,不是印度、埃及那個情況。台灣人能買得起汽車的不多,和越南人一樣,搞個機車騎,慢慢收入提升了才換汽車。從汽車消費來說,台灣真算不上發達。台灣萬人汽車銷量約190輛,還不如中國大陸的約200輛。這個數字不能說低,但在發達經濟裏就算落後的。

再如台灣的最低工資,有名的是大學生起薪22K(2019年提升到23K)。22K新台幣,相當于人民幣5000,這個收入在大陸大學畢業生裏,都只能說一般。所以確實有不少台灣大學生跑大陸來謀生了。要看上面的圖,似乎起薪從1997年到2019年也漲了50%,但這是22年,年增長率只有2%,非常的慢。

台灣2019年經常性薪資(不計獎金等一次性的)約每月42000新台幣(約9700人民幣),只比1996年多39.5%,每年增幅1%。20多年這種加薪幅度,怎麽可能讓人滿意?再加上獎金等一次性收入,也就相當于每月多個2000人民幣,對年收入增幅沒什麽影響。

台北的房價、房租、物價,和大陸一線城市大致可比,台灣其它城市比台北便宜個15%。台灣人的平均收入,遠沒有達到美國人均工資5.6萬美元的水平。即使考慮交稅,台灣的人均收入也不到美國人的一半,僅相當于日本人的一半。韓國人均月收入1.8萬人民幣,也大幅高于台灣。

一年到手10萬,每月到手9000多點,在一線城市生活。這種收入,也能勉強過上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機檔次不低,吃喝不是太差。這種生活水平,其實中國大陸小資很熟悉,哭慘是常事。房租一高,立刻就要罵娘了,群租也有可能。買房就得靠父母了,買車也要存錢。

你要說台北或者台灣這種生活方式是“小確幸”,是5.3萬美元的PPP人均GDP世界前列,先得問下大陸一線城市的月入1萬的小資答不答應。對台灣生活不需要想象,在大陸就能找到非常真實的對應,台灣人來大陸工作的也是上百萬,情況很清楚。民進黨搞經濟不行,經濟發展停滯,被大陸逐漸追上,一些指標被大陸超過,兩岸生活水平慢慢接近。

台灣人的痛點就是工資漲不上去,和大陸青年說買不起房差不多,感覺不可能多好。工資漲不上去,物價當然也就不可能高成美國、日本那樣,不然低收入的沒法活了。

但是台灣僅相當于大陸一線城市的相對低的物價,倒是産生了一個意外的效果,就是PPP調整倍數高達2.12。說實在的,還是有點迷,為什麽台灣的調整倍數比大陸的1.88還高,難道是大陸物價比台灣還高?那大陸低收入民衆怎麽活?我的猜測是,IMF用大陸一線城市的小資物價,代表中國整體去和美國物價比。

所以,台灣這個2.12調整倍數,就成了發達經濟體裏的異類。2000年之前,台灣剛進入發達模式,人均收入不高。民進黨胡搞經濟,貪腐無能,國民黨也好不到哪去,台灣經濟止步不前,20年下來人均收入也沒多少進步。所以弄出了離奇的低收入和低物價。可以這麽說,20多年的政治折騰,讓台灣成為唯一一個低收入的“發達”經濟體。低收入是眼見的,低物價導致的高調整倍數,乘出來高達5.3萬美元的PPP人均GDP,就需要洛杉矶房東這樣的人來發掘其偉大意義了。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台灣的人均彙率GDP也停滯,那PPP人均GDP也不會高。那台灣的彙率GDP是怎麽回事?和人均收入的低增長不同,台灣的GDP增長率數字還行,在發達經濟體裏算是過得去的。

1999年,台灣人均GDP是13768美元。2018年,25008美元,19年增長了82%,年均增長率3.2%。這個和中國大陸,以及發展中國家比要差很多,但是在發達經濟體裏算正常偏高的水平。美國人均GDP從1999年的34513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62606美元,正好也是19年增長了82%,而美國比歐洲不少國家增長要好不少。

所以,台灣是人均GDP增長還可以,人均收入增長不行。收入不行,就低物價。低物價就有高的PPP調整倍數,就搞出了高的離譜的“5.3萬美元”PPP人均GDP。這個數值,以及15的高排名,不是台灣的真實經濟水平,比德國、日本還高,直覺就不太合理。但是要搞明白,也並不很容易。幸好我作為洛杉矶房東的老朋友,還是能解釋清楚。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5(三)23:13 ID:EmK.Y/I6] No.190375  +    
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麽台灣人均彙率GDP增長還可以?一是新台幣的彙率基本穩定,對美元長期就是33左右。二是台灣“主計處”報出來的GDP,它就是在那增長。年年常見劇情就是,算出來的實際GDP增長率高于人均收入一兩個百分點。長年累月下來,再除以基本穩定的彙率,就是這個效果了。

為什麽台灣統計出來的GDP在那增長,這個原因就有點複雜了。它相當于是說,台灣的經濟活動在增加,推動經濟活動需要人做事,需要給人發錢。台灣人收到的錢增加不多,但是台灣經濟活動卻增加了更多。這個原因是,台灣的經濟活動,有不少和台灣人關系沒那麽直接。

比如台灣公司到海外接單,到大陸生産出貨,代工是台灣最常見的貿易模式,增長是相當可觀的。這些活動算是啥?這就有些說不清楚了。可以把一些經濟活動創造的增加值放進台灣的GDP裏面,但是做事發的錢,卻發給了在大陸工作的員工,就算是台灣員工,也大批在大陸生活。

台灣也缺少國際知名的品牌,手機品牌不行了,汽車品牌沒有。如果有品牌,就算跑到大陸制造賣到全球,利潤放在台灣也是不錯的。一些美國公司就是這樣,在中國生産,賣回美國賣到全球,創造了很多GDP和渠道收入。台灣只靠代工,對本地人收入提升有限。

總體來說,台灣因為政治紛爭,經濟發展找不到方向,人均收入增長低迷。不高的收入,讓台灣的物價僅相當于大陸一線城市,這種獨特的狀態,讓台灣的PPP調整倍數高得不正常。又因為獨特的代工經濟模式和統計處理,台灣的彙率GDP維持了基本的增長。兩者結合,搞出了5.3萬美元的離奇PPP人均GDP,超過了一些老牌發達國家。這不是台灣的成績,反而說明台灣經濟扭曲地發展,長期積累下來出了問題。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6(四)11:58 ID:idjLP0Qo] No.190378 10推 +    
看了真頭疼
台灣PPP相較於GDP高也不是一天兩天
台灣經濟是有點問題,但是也不算特別大的問題
至少沒有深圳的問題大
透過介紹「PPP與GDP不同」這種基礎常識
來偷渡一種
「我很厲害,所以我說台灣爛爛中國棒棒就是對」的意象
事實上國民黨根本從來就沒資格講民進黨經濟是弱項
因為他們自己更弱
四十年前靠老美賺錢
現在靠中國賺錢
就這麼一千零一招 沒了
無名氏: 深圳只是一个市,你说深圳问题大,倒不如说竹科问题更大 (FkJWPAas 20/01/16 14:41)
無名氏: 呃民進黨的經濟是什麼? 馬都簽了兩個FTA,民進黨簽幾個? (dRzYXhTU 20/01/20 18:44)
無名氏: 李登輝到陳水扁簽了4個,和馬英九一樣 (Ietmwyws 20/01/22 10:19)
無名氏: 從國貿局網站就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在2008年3月以前就在談了 (Ietmwyws 20/01/22 10:21)
無名氏: 所以馬英九簽兩個也是很大的問號 (Ietmwyws 20/01/22 10:21)
無名氏: >>李登輝到陳水扁簽了4個 跟你们的「邦交」签,就算签十个,对经济又有什么用?邦交只要援助啊 (AwnPMNAc 20/01/22 17:02)
無名氏: 李登輝到陳水扁? 是16年的意思? 那我非常期待蔡英文8年能簽幾個囉 (8.UAZ.lQ 20/01/23 01:17)
無名氏: 有個說八年超越新加坡的,現在還剩兩年哦,加油,呵呵 (8.UAZ.lQ 20/01/23 03:56)
無名氏: 任何人都可以學菜呀,把所有跟中國有關的都蓋上賣台然後拒絕掉,台灣離中國太近了,日本都繞不開中國了 (6oaEOHDA 20/01/27 22:10)
無名氏: 加上南進完全失敗,菜就是來毀滅台灣經濟的,跟吳敦義兩個操作統獨假議題賣台肛肛好 (6oaEOHDA 20/01/27 22:12)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1(二)23:47 ID:ZSddH6Kk] No.190396  +    
不要再平價了
一個人的需求, 一個國家的需求
沒平價的東西比平價了的多太多
石油沒平價、礦產沒平價,iPhone沒有平價,連進口水果也沒有平價
就算是本地產糧食也很受國際糧價影響
全球化了, 一個現代人的消費品都是由全球以國際競價而來的
平價了的只有在地服務和住房
PPP卻把什麼都乘上那平價後指數
偏差之大, 根本不知是為了什麽才看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3(四)04:21 ID:8.UAZ.lQ] No.190397 1推 +    
將近20年前,台灣掀起了政治人物偶像化的風潮,新黨有立委選舉就可撈23萬票的趙少康,民進黨則有超級天王巨星陳水扁。當時,比蔡英文「三隻小豬」搞錢更動人的是「扁帽工廠」,年輕人頭上的扁帽就是政治立場,大家投票的對象是陳水扁。那時,三勝製帽董事長戴勝通靠扁帽工廠成為「紅頂商人」,常在陳水扁左右,既呼應「戒急用忍」政策,又公開反對台商到大陸。最後,他在陳水扁高呼下,前進中美洲之下投資海地,沒想到海地政變暴亂,投資血本無歸。他表示,受損害30億元。

戴勝通在海地很慘,而民進黨的外交官,對台商的幫助是有限的。據報導,當時三勝海地廠幹部被綁了3天,換一個大陸人管理,又被綁架,只能急聯絡我駐海地大使館幫忙,卻被罵「X你娘,那位高層是大陸人,你去找北京好了!」

看到沒有,雖然是台商,但受雇人不是台灣人,雖然台灣與海地當時有邦交,但大使館就先用「X你娘」對待,加上中國維和部隊不斷在關心他們,從此戴勝通認清民進黨的真面目。

戴勝通的兩個弟弟王品集團的戴勝益與大鼎活蝦的戴勝堂對政治敬謝不敏,現在生意風生水起,而戴勝通受到政府追債,無人同情。他只能恨,「為國家付出這麼多,為什麼要追殺我?」

為了一別苗頭與「告別中國」,蔡英文現在操作「南向政策」及加入TPP。TPP美國人自己都不想搞了,民主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都不贊成。「南向政策」在東南亞沒有任何一個台灣邦交國及「一帶一路」的旗幟下,大概是死路一條。

會不會有像戴勝通一樣的商人呼應民進黨而前去東南亞投資?不得而知,但台商的名聲並不如想像中的好。像台塑鋼鐵廠在越南疑似污染,就被越南人告進白宮請願網站,很多台灣人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東南亞人「排華」,其實也排台呢。

如果東南亞台商雇用的員工是當地華僑或大陸人,一旦在東南亞出問題,以海地的前車之鑑,大概劈頭就是「X你娘」。為什麼?因為立委討厭華僑,他們說「服務海外華僑,是全世界罕見的畸型狀態」、僑胞應該明確定義為「從台灣出去的台僑」。台商更要捫心自問,你們有戴勝通與陳水扁那麼好嗎?連他都吃了「X你娘」的閉門羹呢!

也奉勸華僑,你們要進台商企業工作,除了台灣立委厭惡你們外,外交人員也不管你們死活,這樣你們還要為五斗米折腰嗎?

總而言之,我要奉勸台商:相信蔡英文,陳水扁「扁帽工廠」戴勝通就是你們的未來。我也要奉勸東南亞的華僑,在台商企業工作,要有被台商老闆「放生」的準備。

台商與東南亞的華僑們,我送你們一句話:珍愛生命,遠離蔡英文!
無名氏: 難道你要親近中國嗎?死得更快 (n2zdOJ2M 20/01/27 21:11)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7(一)21:34 ID:n2zdOJ2M] No.190406  +    
>>No.190396
你會想不通
那是因為你預設了一個人類生活必定要大老遠運外國石油&要有iPhone才能活下去的前提
但是在那些事情發生之前,
自古到今幾十億的人
照樣或甘或苦地過他們的人生
全球化是一條路,但是並不是唯一一條路,也不是保證幸福的路
如果有一群人能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賣椰棗賣成富翁娶四個老婆住宮殿
光靠GDP幾百塊的數字才是真的反應不出收入之豐厚

檔名:1579520295712.jpg-(137 KB, 580x389) [以預覽圖顯示]
137 KB揚雲飛:“二人轉”結束了?“長普京時代”要來了 名稱: 無名氏 [20/01/20(一)19:38 ID:Zty9SGXs] No.190391 2推 +   [回應]
揚雲飛 旅俄華人

2020年1月15日,在延遲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後(往年的慣例國情咨文是年末十二月份發表)普京發表了國情咨文,有鑒于低迷的國內經濟問題,俄國國內外都對此事期待不多。沒想到一貫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克宮,這次首先給是各國的新聞媒體與政論人士,其次是相當大數量的俄羅斯民衆都送上了一份遲來的新年禮物:梅德韋傑夫總理宣布內閣集體辭職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傳言猜測紛紛而至,各種說法都有,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個事情吧,乍一看很突然,畢竟梅普唱二人轉搭檔多年,很多人認為他們倆會一直唱到地老天荒。這兩年俄羅斯國內反對梅德韋傑夫的呼聲很高,各種體制內和街頭的在野黨都各種串聯運動遊行抗議,因為大家都知道撼動普京的地位是不可能的,矛頭都直指梅德韋傑夫。

為此普京不惜搭上自己的威望,也要力挺老夥計,甚至導致自己的支持率也大幅度下跌。當這些浪潮被用盡各種方法打壓下去,日漸平息的時候,卻突然來了一個“驚喜”。


這裏有必要對俄羅斯的政治生態有個簡單介紹,以便理解。有個說法被稱為“奧林匹斯山諸神模式”,也有另外一個稱呼是“克裏姆林宮塔林模式”。對中國人來說,可能更好理解的說法是“山頭主義”。各個不同的政治派系依據理念和集團成員構成的不同,分別占據整個政治生態圈裏面的不同位置。這種生態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政府內部,都是來自不同山頭的代表組成,互相之間溝通很差,雖然不至于到達二戰期間日本海陸軍之間勢同水火的關系,但也是恨不得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每個山頭負責一個領域,其他的不要隨便插手。

二人關系本不像想象中的那樣融洽

梅德韋傑夫代表的也是一個重要的派系,自由主義派。很多人聽了可能一愣,覺得俄羅斯政壇上還有自由主義的生存空間嗎?答案是有的,不但有而且還很大。不過梅德韋傑夫代表的自由市場派,他們這批人主要是負責經濟領域的,政治與宣傳領域他們插不上手,同樣主管政治和宣傳的也對經濟領域插不上手。
這就造成了俄羅斯一個獨特的政治現象,一方面官方媒體把自由主義罵的狗血淋頭,另一方面在經濟領域出台的全都是自由經濟主義原教旨分子們制定的政策。這種巨大的裂痕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解釋當前俄羅斯經濟困境的原因。
梅的派系在俄羅斯也被稱為“金融經濟組”,一般的認為是由財政部、經濟發展部、央行和梅本人構成的三駕馬車,以及和他們關系密切的數家大型國企。事實上,這一派系早在2014年就和其他多個派系因為克裏米亞入俄一事産生激烈矛盾。就像前面說的那樣,俄羅斯政治體系是模塊運作的形式,克裏米亞入俄的支持者和操作者是另有其人,之後更是引發東烏克蘭危機導致俄羅斯被經濟制裁。

經濟制裁對俄羅斯的經濟影響頗大,雖然最初最為擔心的引發物價通脹一事被壓制住,沒有短期內發酵,而是被分散到四五年的時間緩慢釋放,但是由此産生的經濟後果也由2014年之前普京政權體系下形成的城市中産階級所承受,包括和西方聯系緊密的諸多寡頭們也損失頗大。

對梅派系來說這事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無妄之災,因為他們推行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非常需要與歐美國家保持聯系,需要那邊的金融與技術的輸入來維持經濟增長。但是被制裁後這一切大多被掐斷了,讓已經習慣這種經濟關系的梅派系簡直無所適從,而隨之而來的解決經濟困難的重任卻扣在了他們的頭上,典型的“吃糖你去,背鍋我來”的悲催局面。由此産生的爭吵在俄羅斯內部早就不是秘密,梅德韋傑夫曾經公開宣稱:“所有人都要明白,我們今天面臨的困難,就是對克裏米亞入俄支付的代價”,這讓主持克裏米亞入俄一事的派系暴跳如雷。

當然也不僅僅是口頭說說而已,很大程度上,梅派系說服了普京放棄對後者的支持,將對東烏克蘭的策略轉為長期冷凍衝突,而不是銳意進取建立龐大的傀儡政權區或是直接收納至俄羅斯領土內。
反對梅的派系,在體制內也有很多團體,如果以2014年烏克蘭危機為起點進行考察的話,可以簡單地稱為“國家主義”派系(當然內部非常複雜,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這一派系對內政外交都有與現政府不同的路線和主張,對外有恢複蘇聯/沙俄領土的野望,對內則更加強調政府直接調控與加大對底層民衆的補貼等等。由于克裏米亞入俄一事帶來了巨大的國內聲望,諸多參與者和第一線執行者都獲得了極高的政治聲望,並且非常積極地要把這些虛的政治聲望轉化為實際的政治地位。由于很多在野派系和非體制內派系參與了這一進程,這對普京體制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2014年普京放棄支持激進的國家主義派系,進而對其多有打壓之舉,現在看起來還是頗有先見之明的。

雖然梅派系都是一些教條的自由主義分子,但是在國內施政上最少不會添太多的亂子。而新的派系如果開始主政,能否如他們自己說的那樣落實自己的許諾,也是一個頗大的問號,如果變成了一種教條代替另外一種教條,那麽潛在的風險就太大了。

正是在這種衝突的背景之下,普京勉為其難地在2017年決定再次參選總統,而不是退休隨自己的心意去做個可以說走就走的旅行家,作為交換的條件,與普京同時代支持他上位的各路諸侯們則紛紛退休。事實上,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的政治地位,也是一個逐漸上升的過程,從最初只是大家推出來的“管事人”,逐漸成為“主事人”,然後升為“盟主”,要一直到了2018年才徹底完成大權在握可以隨意進行人事安排的“沙皇”。那段時間之後經常可以看到普京大手筆地解除地方州長們、將軍們的職務,這不是俄羅斯政壇不穩定的表現,而恰好是代表了普京地位的空前鞏固。
2018年就任總統後,普京繼續任命梅德韋傑夫為總理,並且留任他的整個團隊,在當時的俄國國內引起了頗多怨言,一方面持續的經濟不振讓很多人感到不滿,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很多在烏克蘭事件當中的“功臣們”都自認應該上位了,結果還是沒有新意的老一套。

不過那時也就有人預測過:新的政府班子任期不會超過2-3年,他們的任務就是把一切得罪人不討好的政策都快馬加鞭地通過了,然後頂著罵名和仇恨下台,甚至有了“神風特攻隊政府”之稱,那之後再把位置讓給普京挑選的真正繼承人。
現在看起來,這個預測一半對了,另一半還沒有落定。2018年梅德韋傑夫再次組閣之後,確實推動了一系列不受歡迎的改革措施,比如導致普京支持率減半的退休金改革計劃。但是說起來,2018年的梅政府,也是自由市場經濟派空前強大的時代,包括財長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用普京的話說就是給予其全面的支持,但是也不能為完不成工作目標找借口。
事實上,梅政府這一屆最大的“功績”,是一舉廢除了從蘇聯時代遺留至今的2萬多條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當然這事引發的社會關注度不大,主要是政府內部造成了極大的風波。但是即使如此,兩年多下來俄羅斯經濟並沒有預期的起色,當然不是說沒有好轉,只不過很多細節的轉變無法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導致民間怨聲載道。

2019年全年,俄羅斯主要的政治議題就是“倒梅”,從政府內部暗流不斷到街頭運動,但是這些活動基本上都在普京的影響下被撲滅了,當人們都以為梅普繼續唱二人轉唱上500年的時候,普京卻突然安排梅德韋傑夫辭職了。換句話說,這並非是內憂外患壓力下的決定,而是政治操盤手優雅從容地走了一步蓄謀已久的好棋。那麽問題來了,這步好棋劍指何方,目的又是什麽呢?
無名氏: https://user.guancha.cn/main/child-comments?id=197 (Zty9SGXs 20/01/20 19:46)
無名氏: www.guancha.cn/yangyunfei/2020_01_20_532302_1.shtm (Zty9SGXs 20/01/20 20:27)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0(一)19:41 ID:Zty9SGXs] No.190392  +    
新總理提名人何許人也?

俄羅斯這些年,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另外一個就是普京的繼承人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後者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其實還大于經濟問題,所以很多人對經濟前景失望之余,也就期盼普京盡早選個繼承人保證權力的平穩過渡。所以政府總辭職的消息傳來,很多人的反應是莫非期盼已久的繼承人人選終于出來了?但是新總理提名人出來後又是碎了一地的眼鏡片,這人誰啊?看起來不像繼承人啊。

米舒斯京·米哈伊爾爾·弗拉基米爾維奇,無黨派出身的聯邦稅務總局局長。他是誰,他在這個重要的轉折點出現在俄羅斯總理的職務上,將承擔哪些被托付的重任?他能否擔負起振興俄羅斯經濟的重任?本來想寫“我先去補覺且聽下回分解”,但是考慮到編輯們會被憤怒的讀者們找上門,所以還是一鼓作氣寫完這個人的簡介和未來發展的預判吧。
俄羅斯經濟面臨的問題,除了其指導理論與實踐當中的巨大落差外,還有就是非常缺乏現代化企業管理人才以及與之配套的政府官僚系統。當然這個問題是曆史性的,具體成因很複雜,不是一篇短文能夠說清楚,也沒有簡單快速可以解決的辦法。

從沙俄末期到整個蘇聯時代,一直面臨類似的問題:缺乏主持經濟項目的幹部和信息上傳下達不暢通。為了解決這一痼疾,從19世紀末開始俄國就有很多學者和科學家研究“控制論”的相關問題,控制論本身很複雜,他的簡化版就是日後美國提出並且實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這一研究和相關的實踐活動也貫穿了整個蘇聯的曆史,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蘇聯的解體和其沒有完成鋪遍全國企業的互聯網有直接關系。這一論斷不能說完全正確,但是也確實揭示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從沙俄到蘇聯時代一直讓政府首腦頭疼欲裂的鐵路運輸問題,在進入21世紀後,在個人能力與道德操守評價都不高的雅庫甯主管俄鐵的時代,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原因無他,就是大量計算機的應用解決了很多相關問題。
事實上,普京政權一貫將電子化辦公和大數據采集視為未來發展的不二選擇方向,所謂“數字政府”這一概念和實踐被廣為推廣。

在這一領域也取得了頗多的成果,除了大量需要去政府部門才能辦理的各種業務與手續都陸續加入統一的“國家服務”網站以及APP內,很多過去要紙質證書的文件也紛紛電子化,乃至到了讓人覺得走火入魔的地步,比如取消紙質房地産證書,一律只保留電子檔案在網上查詢,說實話有時都覺得沒有紙質房産證睡覺都不踏實,怕哪天醒來政府倒台了啥也說不清這房子是不是自己的,有段時間甚至取消了紙質公司稅務登記證書,只保留了電子版,後來反對聲浪過多又恢複了紙質公司登記證明。

米舒斯京正是在整個俄羅斯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的得力幹將,屬于無黨派的技術型大拿,而且不僅僅懂技術,還懂行政管理,屬于“我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裏搬”的這種技術性官僚。他的很多任命都是在受任前就談好了具體要完成的工作,等達到目標後立刻離職毫不留戀,可謂“能吏”。除了建立聯邦-地方統一的稅務數據交換中心外,米舒斯京很值得大書特書的有這麽兩件事情:

一、為了完成海關和稅務部門數據的聯網,除了技術上和基礎設施方面的不懈努力之外,他還參與扳倒了一直拒抗與稅務部門數據聯網的海關總署署長,而這位一貫被認為是普京的密友,當時對俄羅斯政壇的震動很大。不僅如此,還將海關總署並入稅務總局,成了下屬部門。以這個方式完成了兩個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然後在此基礎上推行了商品的電子標簽與商品全程監控制度。
前者首先在裘皮制品買賣當中推廣實行取得了成效(電子標簽制度指的是每一件商品,無論是本國生産還是外國進口,在完稅後每個單位産品上打入具有單獨編號的電子標簽,這樣當商品在商店內銷售時,政府檢查人員只要用儀器刷過立刻可以發現是否有完稅記錄,沒有的話立刻沒收),導致非法倒賣裘皮的現象為之一空,目前正在陸續計劃將其推廣到鞋帽衣襪等領域;商品全程跟蹤監控制度目前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領域,主要體現為廠家不得售出其采購原材料數量的成品,比如說廠家采購了500公斤蜂蜜,最後售出的成品蜂蜜不得超過700公斤(具體數據看廠家提前申報的技術指標),用這樣的方式嚴禁食品造假現象。這種砸了無數人飯碗的政策都能被陸續推行,其人的行政才能可見一斑;

二、推動稅務局遠程辦公,跨境檢查和封閉式接待大廳。既禁止稅務人員直接和企業接觸,避免造成腐敗的機會,只能通過郵件進行遠程聯絡,尤其是受到檢查的時候。通過大數據篩選出來可疑企業,隨機指定外市稅務部門通過電子賬戶對企業進行檢查,所有內容一律以電子文檔格式進行,包括解釋書和證明材料。
這一過程中只能給企業留下指定的公開電話中心,企業只能打電話過去通知或是查詢審查進度,甚至連負責檢查的人員姓名都不知道,只能報自己企業的稅號來詢問,如果需要實地檢查經常會采取跨部門聯合檢查或是外地人員出差檢查的做法。
當然,僅僅依靠數字政府,是不足以振興俄羅斯經濟的。米蘇斯金從自己的履曆和學術立場上來看,仍舊是屬于自由主義經濟派系的,當然不是那種只會看外人書本的跟風極端派,而是有獨立思路和實踐經驗的溫和派。

這一派系經過長久的研究和實踐,發明了,準確地說是從俄國近代曆史上繼承了獨有的一套發展模式。前面說過,控制論這一體系,在19世紀的沙俄就有不少人在研究乃至實踐,因為國家還是同一個國家,那時面臨的問題和現在的是一樣的,能提出的解決思路也是一樣的。最有意思的是,19世紀那批俄國主管經濟的官僚們,也是從極端自由市場主義轉化為國家控制主義的,兩個甲子的輪回。
這個理論的基本思路是俄國經濟不能都靠自由市場調控,那樣很快就會導致貧富劇烈分化和被外資控制;但是也不能由政府直接管控,因為缺乏足夠數量的幹部,還會導致貪汙腐敗。需要一個作為軟墊的“中間機構”,既懂得經商和以商業原則來發展企業,又需要能夠和政府部門溝通乃至執行國家戰略。如果有困難的任務,也能找到執行者,當然這個執行者比較讓人意外就是了,這就是銀行。
這裏有很曲折的曆史軌迹,篇幅所限暫時不多寫了,簡單介紹一下就是蘇聯的計委實際上脫胎于沙俄政府後期的財政部+彼得堡銀行系統,包括最早的五年計劃方案都是如此;現在俄羅斯的經濟戰略是把過去蘇聯計委沒有做到的事情再次賦予銀行系統來完成。

目前還不清楚是誰,在什麽時間提出的這一方案(腦洞),但是肯定不會晚于2010年左右,當時就有相關的學術性研究了,只不過被拖延到2014年受到西方制裁後才拿了出來應急用。談到俄羅斯經濟,是個人就扯油價油價,聽了頗為頭大。油價在俄羅斯經濟體系當中的作用不但被誇大了,而且被絕對化了。事實上普京2000年左右上台後,俄羅斯經濟得以快速發展,油價占不到主要原因,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歐洲,尤其是德國銀行大舉進入俄羅斯市場帶來的繁榮。
而這些銀行帶來的不僅僅是流動性(當然流動性也非常重要),而是通過貸款的方式,變相地審核企業盈利能力和各個建設項目的盈利性,同時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新技術。說得簡單一些,這些歐洲銀行的角色更加類似管家(職業經理人),他們提供的流動性更多的是一種擔保而不是必需品。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0(一)19:45 ID:Zty9SGXs] No.190393  +    
這才是2014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之後,整個政府主管經濟的部門和整個商圈驚慌失措的原因,當時很多中國銀行和企業前往俄羅斯準備“撈金”,但是誤判了局勢導致無功而返。因為當時俄國缺的不是流動性,而是如何正確使用流動性的指導工具,所以普京幹脆地拒絕了中國提出的“抵押換貸款”的模式,這倒不是中國威脅論的原因,主要是普京太了解他這幫手下了,一旦開了口子能把國家資産都抵押給中國然後拿錢跑路去西方。
實際上,過去五年來俄羅斯經濟的問題,除了外部制裁和各種新政策的不適應之外,這些舉措嚴厲打擊盛行了二十余年的影子經濟,帶來的後果更加讓中産階級們感到痛苦。所以2019年俄羅斯經濟調查的時候有個聽起來非常搞笑的說法:“人民的工資提高了,但是收入下降了”。這種現象正是影子經濟的成分被不斷擠出浮現在陽光下造成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俄羅斯經濟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

由此看來,這一切經濟原因在前台造成的現象,便是“二人轉”的虛化,未來的俄羅斯的高層政壇,很有可能依然充滿著變數。
揚雲飛:俄羅斯新總理米舒斯京能完成普京委以的重任嗎? 名稱: 無名氏 [20/01/20(一)20:23 ID:Zty9SGXs] No.190394  +    
在前一篇文章中,筆者簡單介紹了米舒斯京為何會被普京委任為新總理的經濟背景,個人感覺除了俄羅斯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之外,金融系統的各種複雜局面還可以具體再談一談。思考了很久之後,還是決定從這個角度作為一個切口,看看新政治框架之下的俄羅斯經濟可否在米舒斯京手下別開生面。

大致從2015年開始,俄羅斯政府經濟團組積極但是隱秘的開始執行這一戰略,首先第一棍子打在了銀行非法提現的領域裏,這事從蘇聯時代就是一大麻煩,到了蘇聯解體後更是依靠現金維持影子經濟的發展,頂峰時期在俄羅斯境內流通的美元現鈔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
2000年後俄羅斯主要的影子經濟模式就是通過不同的公司與賬戶進行現金提現,以此避開納稅,提現業務也因此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體系。但是這一切在大數據的威力下很快就如同春日積雪般很快融化了。

在這一過程中,央行以打擊洗錢和違規操作的原因,吊銷了多家銀行的執照又或者給予違規銀行巨額罰款。當時金融界搞得氣氛和大清洗時代差不多,人人自危之下,銀行開始拼命查企業客戶們的經營是否合法合規,當時為了檢查一個公司是否正常經營,甚至銀行會派遣員工上門拍照錄像,以證明公司確實有實際辦公地址,有員工,有辦公設備和往來文件。
有人可能問憑啥企業要聽銀行的?可以不聽,代價就是以有非法營運的嫌疑把你企業賬戶凍結裏面錢取不出來彙不出去,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哭都沒地方哭去。還有就是可以回答前面可能産生的問題,稅務局都是遠程調查,如果亂提交證據怎麽查證?

答案就是缺口由銀行堵著呢,稅務局來查還有道理可講,文件往來查個幾個月就讓他查,其實一點不著急。銀行是在有安全疑慮的背景下先凍結帳號,然後再來查,這下企業就積極主動了,恨不得把所有經營合理性證明材料一股腦的都送過去。那段時間央行的安保工作做的特別嚴密,而兩年之內有成千上萬的企業與銀行打官司,乃至狀告央行違法,但是由于涉及《反洗錢與資助恐怖組織法案》,最終都無果而終。
無奈之下俄羅斯商業圈裏,私下特別流行各種關于央行行長的小道消息與笑話,隔幾天就是她/去世了/遇襲了/逃亡了/被抓了/老公出軌了等等新聞流傳。對了,俄羅斯央行行長是位女士,納比烏林娜,將來如果有人寫20世紀俄羅斯經濟史,這可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另外央行是獨立系統,這次政府總辭職不涉及到她的職務。
整個過程,無異于對俄羅斯經濟的一次刮骨療毒,短時間內實際上是有嚴重的負面影響,雖然經濟數據統計是增長一個百分比左右,但是如果考慮到受到打擊因此倒閉關門的大批灰色經濟成分,總體上來說應該是負增長的。這也是前面所說的:工資增加,收入減少的原因,因為企業過去都是給員工發現金做工資,只申報最低工資,現在提現無門又經常被查,被迫只能發“白帳”工資,裏外算下來,可不是工資增加收入減少麽。


當然,如果僅僅是一窩蜂運動式的檢查,那麽也不會有長遠影響,更加談不上什麽戰略。事實上,2015-2018年這段時間的銀行主持進行經濟嚴打活動,最大的收益是銀行系統獲得了近乎無限的商業信息,以及培養了一大批可以分析理解這些商業信息的團隊。如果說2015年接到銀行谘詢函,看到其中很多提出要求解答的問題,經常性的反應是:XXXXX,這種蠢問題誰想出來的?
到了2018年的時候,類似情況下的反應是:這個細節你也能找出來?理論上銀行需要為客戶守密不能將這些商業信息外泄,但是銀行可以自己來使用。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俄羅斯銀行系統從完全仰仗歐洲銀行系統對其指導如何審查商業方案,針對性的發放貸款,變為了有能力獨自審查商業方案,選出有價值(而不是有政治關系)的企業進行多方面的扶持。每一家成功的銀行都變成了一個溫室大棚,把自己的企業客戶群體納入自己的生態圈,對其進行扶持。這樣既避免了企業獨自面對自由市場嚴酷的考驗,也避免了因行政指令下亂發貸款造成浪費的局面。
當然除了銀行以盈利為目的,針對有潛力企業的扶持。也有國家戰略層面,對各個行業進行整體性的改造。

首先被徹底納入銀行羽翼之下的行業,就是民用建築業。過去俄羅斯房企在獲得施工許可證之後,即可開始售房,國內過去叫賣房花,俄羅斯國內則被戲稱為賣空氣,因為地基還沒挖就在賣房子了。但是新的法規出台後,房企可以繼續“賣空氣”,但是小業主購房款只能直接存入銀行的保障賬戶,房企只有在拿到入住許可證之後,才能將保障賬戶裏面的錢轉入自己公司的賬戶裏使用。
那麽整個建房期間,要麽使用自有資金,要麽只能找銀行貸款。聽起來房企找銀行貸款也沒什麽奇怪的,但是為什麽叫戰略呢?戰略就是打配合,前腳政府出台法律限制房企使用購房款,後腳銀行集體推出“套餐”,民用建築用貸款只能走“項目融資”,這一套餐的特點是錢的使用必須全程在銀行的監管之下,注意是全程。包括分包商,材料供應商的招標都在銀行的監控之下,不僅如此,連圖紙審批,項目規劃,工程進度,建造質量,都在銀行的監管之下。

有人可能問銀行怎麽可能懂建築?答案是不但懂,而且比很多房企還要精通,因為那個保障賬戶不是白白壓在銀行手裏,而是一旦開發商出現問題,銀行必須全面接手承接後續工作一直到把房子交給小業主。
而半途接爛尾樓造成的經濟損失經常比蓋新的還要更加浪費,被逼無奈之下銀行必須組建比房企還要精明強幹的建築管理團隊,隨時監管隨時糾正隨時接管。這樣的情況下,業主總包和監理三方面的實際權限無疑被大幅度削弱了,幾乎只能仰仗銀行的鼻息。

在將民用建築業全面納入銀行管控之下後,目前可以確定的名單上是遠洋捕撈業和造船工業,也在以類似的步驟逐漸歸入銀行系統的勢力範圍,下一步針對的是哪個行業有類似計劃,還不清楚,但是毫無疑問下一個“戰場”,必然是價值70萬億盧布的龐大“國家項目”。蘇聯從勃列日涅夫時代開始,進入日漸僵化的年代(成因很複雜,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也因此喪失了建造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0年前後,才逐漸在歐洲銀行系統的參與下,開始緩慢恢複這一能力。
當時聖彼得堡市拖延了將近四十年的西部快速通道規劃,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公司以及數家歐洲銀行的參與下,與俄羅斯本地企業和銀行組成“多國聯軍”,以兩年的時間建成第一階段,可以視作歐俄經濟合作的典範。但是隨之而來的烏克蘭危機打亂了這一切部署,陰謀論者們一直認為,烏克蘭危機就是美國挑起,目的就是破壞歐俄之間的經濟關系,阻止“歐洲共同家園”計劃。

2014年普京曾經接受中國央視記者的采訪,當時他說過俄羅斯已經很久沒有過大型工程項目了,非常希望在中國的參與下恢複這種能力。當然因為種種原因,俄羅斯經濟“向東轉向”的政策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2019年克裏米亞大橋鐵路橋完工投入使用,普京親臨剪彩儀式,高興地宣稱這證明俄羅斯已經恢複了獨立實施大型項目的能力。
正是在克裏米亞大橋計劃的順利實施過程中,普京終于同意實施“國家項目”方案。這裏要解釋一下為什麽說石油的價格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當中,心理因素大于實際作用。因為石油收入大多數被普京收進了親自看管的兩個錢袋子,油價高了就多收點,油價低了少收點,總之是存起來一毛不花,並沒有投入實際的經濟運營。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20(一)20:25 ID:Zty9SGXs] No.190395  +    
這種做法多年來一直受到诟病,但是普京自己一清二楚,在國家沒有實現大工程能力的背景下,這些錢投入進去只會丟下無底洞,就像2015年他當面對提議動用這筆資金的記者說的那樣: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既沒有完工的項目,還會導致通貨膨脹。到了2018-2019年,他終于同意開始動用這筆錢,而錢的去處就是金額高達70萬億盧布的“國家項目”。
雖然國家項目具體計劃出台過程中被改的亂七八糟,但無論是沙俄/蘇聯自己的曆史經驗,還是其他國家的經驗,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突破點,除了狂飙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外,別無他途,所以最終資金都會往這個方向傾斜。說起來,梅政府的集體辭職,和這一項目的實施進度緩慢有直接關系。

2018年,這一項目剛剛出台的時候,新任的經濟發展部部長,年輕的奧雷什金立刻跑去歐洲,號召歐洲的銀行和企業參與這一進程,把法德兩國的企業界急的亂蹦,天天上書本國, 呼籲本國盡快解除對俄經濟制裁,這也是兩年來歐俄關系不斷轉暖的原因,不過看美國撕下臉皮也要制裁“北溪2”工程,可見對歐俄經濟合作的可能性還是充滿警惕的。
以米舒斯京的履曆和社會關系網來看,他不但有自己主導建設工業園區的政績,還與俄羅斯銀行系統關系頗為深厚,曾經與現任央行行長是同事,同為當時的經濟發展部部長做副手,而當時的經濟發展部部長就是俄羅斯最大銀行儲蓄銀行的現任行長。

除了曾經的同事關系外,看最近5年來央行、稅務總局和儲蓄銀行幾個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也可以知道他們是一個共同的小團體。而且還不止如此,他們三個人還是學術上的同道人,央行行長的丈夫是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的校長,儲蓄銀行行長是該學校的校董委員會主席,而米舒斯京則是該大學下轄的稅務學院院長,而這個大學就是自由經濟主義在俄羅斯的大本營,以及多數經濟政策的策源地。
了解了上述內容之後,可以肯定的說,米舒斯京的任命,直接原因就是需要他來振興俄國經濟。一方面完成數字政府的建設,另一方面通過本國銀行系統的能力推動70萬億盧布“國家項目”保質保量的完成。

最後說一下對俄羅斯政局的整體影響。梅德韋傑夫政府辭職的當天,普京發表了國情咨文。內容當中有幾條可以關注一下:

1. 全世界首個把互聯網定義為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國家,可見為了“大數據”治國真是拼了;
2. 實施對總統候選人更加嚴格的要求,必須在俄羅斯定居25年以上,說實話翻遍俄羅斯政壇也只有一個人會因此受到影響,這做的刺裸裸真大膠布麽;
3. 取消總統兩次連任期限和由議會來確定總理任免。
很多人被搞糊塗了以為普京想去搞議會政治自己做總理,其實是想差了。這是公開的實力甩鍋,本來按照俄羅斯政治體制內部的分工,總理負責內政和經濟,總統負責外交軍事諜報安全。普京自己一貫不愛管內政這些繁瑣的工作,多次想辭職也與此有關,現在是以憲法的形式直接推出去給別人幹活了。

苦活累活總理幹,幹好了人民仍舊會稱贊總統,幹的不好了老百姓都罵總理,普京哪裏會去擔任這個倒黴的職務。而如果既可以把負責麻煩的內政問題交給可靠的人,又有了明確的發展路線圖,這樣整體上對總統的工作強度就大幅度減輕了。在這種情況下,普京繼續多做一任總統,到2030年是極有可能的事情,最少可以成為選項之一。這樣就可以為多年苦苦摸索出來的經濟戰略保駕護航,而不是為繼承人問題吵的一塌糊塗導致影響經濟改革進程,同樣作為由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轉化為國家控制主義的普京,也可以為年輕時的理想畫上一個接近完美的句號了。
關于俄羅斯總統,總理和兩級議會的權限重新一事,補充一些信息。普京在國情咨文裏面提出,以及年內會展開的憲法修正案討論,要從俄羅斯政治格局的宏觀角度來觀察。俄羅斯政治頂層結構當中,如果打一個大致的比方,總理和上下兩院的實權比重,大致占到40%以下。

真正的權力中心,是龐大的總統辦公廳,以及辦公廳裏面的各個主任們和負責不同方向的總統助手們,決策中心和衆多的金融,軍事,行政和權力資源,都集中在這裏。中國曆史上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宰相,尚書台,內閣,軍機處等機構,最初都是皇帝的私人辦事機構,在逐步中央集權的過程中,這些“內廷”機構逐漸淩駕于“外廷”之上,將後者逐步化為執行機構。


掌握俄羅斯實際權力的“諸神們”,大多數是在內廷任職而不太重視外廷的職務,比如現任國家杜馬議長瓦羅金,被解除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的職務去擔任議會議長一職,就被視為是一種“政治流放”。
同樣還有2008年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統,外界各種傳說很快就會和普京因為權力分配而鬧矛盾,這種論調讓了解內情的人笑掉大牙,因為梅德韋傑夫的總統任職期間,他的總統辦公廳有80%以上是普京的原班人馬沒有變化,這種狀態下一個空頭總統的職務是不能帶來實際權力的。

當然梅普二人在這一期間都是在事先約定好的遊戲規則裏面處理日常事物,普京並沒有對梅指手畫腳,普辦的幕僚們提前設下的“防火牆機制”並沒有用得上。
普京繼承人的麻煩在于,除了民間大量勢力不願意看到其他人當政,或是不信任其他人當政外,龐大的“總統辦”的人更加不願意,或是無法就此事達成妥協。前兩年普京逐漸清理自己的“私兵團”,試圖將其納入新設立的國家近衛軍機構內,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在給規模龐大的總統辦“減負”。

這次的行政改革,應該也是如此,將過去部分總辦的職能與人員轉入上下議會和總理的機構,將其制度化。但是剩余的總辦機構,仍將是俄羅斯國家權力的中心,大致是權重由60%多降到40%,但是因為其他三個機構非常分散,“控股權”仍舊在總辦手裏。當然針對總統任期一事,水面下的交鋒仍舊存在,盡管普京本人反對繼續延長總統任期,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也無法在當前的局勢下一走了之。
無論未來如何發展,長達十二年的俄羅斯政壇二人轉結束了,而可能會長達百年的“長普京時代”則在緩緩拉開中場的大幕。

Ps: 長普京時代,這一概念是由俄羅斯長期主管意識形態的蘇爾科夫提出,奈何那兩篇文章他寫的雲裏霧裏繞來繞去就是不說心裏話,導致被俄國國內外不少人視為馬屁文。說起來以蘇爾科夫的地位和身價,實在不需要賺這五盧布,當然解讀那個文章很複雜,他可以隨時出來說解讀者理解錯了。所以這裏只是簡單的使用他說的“長普京時代”的這個名詞。

檔名:1579071613582.jpg-(5 KB, 206x244) [以預覽圖顯示]
5 KB統一後台灣要怎麼辦 名稱: 無名氏 [20/01/15(三)15:00 ID:g1JI3bqs] No.190370  +   [回應]
如果在一兩年內台灣被中國統一的話
國際上的制裁會僅止於大陸地區不包括台灣嗎?
台灣跟美日的關係會只剩下基本經貿往來
但總體上倚靠大陸市場的比重會更大嗎
而台灣仍然跟香港一樣保持自由經濟
所以國際上還是會以台灣為基地進入中國市場
還是說台灣的經濟市場會有什麼天大的變化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5(三)19:40 ID:aB3rlX3g] No.190371  +    
關心統一幹嘛
蔡英文不是護主權嗎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6(四)00:52 ID:VK3tn3WQ] No.190376 7推 +    
請參考香港!
無名氏: 蔡英文有管香港嗎? 台灣現在是一國兩制? (1GPAoNII 20/01/16 02:38)
無名氏: 如果是和平统一,当然是参考香港。但如果是武力统一,中共把独派铲除一部分,财富重新分配,情况就有所不同 (FkJWPAas 20/01/16 02:53)
無名氏: 财富重新分配X 拿走被剷除者的財富說是自己應得的O (tx8HH0M. 20/01/16 21:12)
無名氏: 拿走被剷除者的財富說是自己應得的X 拿走被剷除者的財富聲稱是大家的O (jsHIn6Rg 20/01/17 19:41)
無名氏: (゚∀゚)<你們太小看共產黨了, 武統的話就會直接把台灣的資產充公,所有人轉吃大便, 國民黨高層可以跟去退黨喝湯 (2hfjEdYc 20/01/20 14:57)
無名氏: 国民党高层是中共的爹还是儿子,还分他们一份?不没收他们的就算好啦 (Zty9SGXs 20/01/20 17:59)
無名氏: 國民黨軍公教黑五類直接下崗邊疆勞改 (D8iBMwD6 20/01/27 18:31)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 名稱: 無名氏 [20/01/17(五)17:06 ID:OyEvPFZM] No.190384 2推 +    
中共到滅國前準備接受無間段的恐怖攻擊吧。
無名氏: 那你得先让绿教成为民国国教 (o1vD.P4A 20/01/17 18:49)
無名氏: 東突解放組織辦不到的,台灣辦到了! (C5fh18Ww 20/01/18 10:57)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9(日)22:14 ID:76vx8Hio] No.190389 1推 +    
總之不舔外 寧可入山中險地
當今義務教育太廢了 該給務農 發電機 等各求生知識
當初原住民能抗外或隠蔽是因有能力於山中生存
現在都市人民99%將直接死亡
無名氏: (゚∀゚)<可是瑞凡, 共共的兵連樹皮也會給你吃掉啊....山中逃亡只可以躲泥下挖洞了 (2hfjEdYc 20/01/20 14:58)
放心辣不會統一 名稱: 無名氏 [20/02/06(四)14:15 ID:HkosDoL.] No.190423  +    
即使統一了也.....應該沒那麼快吧

檔名:1578667995300.jpg-(50 KB, 1100x380) [以預覽圖顯示]
50 KB選民考試制 名稱: 無名氏 [20/01/10(五)22:53 ID:vaygBRuA] No.190367 1推 +   [回應]
大概知道明天投票完後
又有人再吵以後要先考過試才能投票
所以我先把串開好讓你們來吵
無名氏: 沒人理哭哭喔 (85K/jHUI 20/01/15 00:03)
有回應 5 篇被省略。要閱讀所有回應請按下回應連結。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6(四)20:52 ID:1GPAoNII] No.190380 7推 +    
>817選擇當鴕鳥否定九二共識也沒啥意義
>因為一中就明文寫在憲法裡
https://youtu.be/oo4cIxYrp0Y?t=58
民進黨今天不是在跟你搞什麼民主選舉
那都是騙人的
民主進步是一個騙人的口號而已
它只有一件事是什麼
就是要奪權
就是想搞它的台灣獨立
所以它一切的手段是什麼? 是革命
它要革你國民黨的命
哪還管你什麼憲法如何法律如何
什麼是不是黑機關 有沒違憲之虞
它根本從頭到尾 就否定中華民國憲法
所以它還會在乎說 你中華民國憲法它違憲嗎
它要對付你就硬幹到底

所以我覺得今天大家
如果不從什麼民主自由的思維裡面跳出來
你會永遠被它綁得死死的

>當817選一個女人宣示遵守國家憲法卻不反攻大陸時就已經是實質認同92共識
不講出來就沒有意義
無名氏: 聽起來就是沒住台灣的人的發言,民進黨除了想賺大錢外根本就沒將獨立放在心上 (Bx1CgEvw 20/01/17 00:05)
無名氏: 民進黨這態度是因為這樣會有選票,能從中國賺錢民進黨也有去搞,獨立這事就是還沒成才能當口號 (Bx1CgEvw 20/01/17 00:09)
無名氏: 況且立院過半超過2年想通過啥法案都可以,解釋憲法的大法官超過一半是蔡總統提名的 (Bx1CgEvw 20/01/17 00:15)
無名氏: 你還認為會違憲違法?怎麼瞬間憲法要求同志有婚姻權這點你都沒發現?就是蠢而已,遊戲規則一直都是這樣 (Bx1CgEvw 20/01/17 00:18)
無名氏: 民主選舉本質上就是奪權,各政黨候選人爭奪權力。以住爭奪權力由拳頭決定,現在由人民決定,就只是這樣 (jsHIn6Rg 20/01/17 13:23)
無名氏: 獨立又如何?合則來不合則去,硬綁在一起有什麼好?更何況共產黨已經實質地把大陸由中華民國分裂出去了 (jsHIn6Rg 20/01/17 13:29)
無名氏: >>獨立又如何?合則來不合則去,硬綁在一起有什麼好 你是从邦联胜利的世界线来的? (o1vD.P4A 20/01/17 15:41)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7(五)01:28 ID:eGbG19RY] No.190382  +    
>無名氏: 聽起來就是沒住台灣的人的發言,民進黨除了想賺大錢外根本就沒將獨立放在心上 (Bx1CgEvw 20/01/17 00:05)
民進黨永遠執政就是獨立了
>無名氏: 民進黨這態度是因為這樣會有選票,能從中國賺錢民進黨也有去搞,獨立這事就是還沒成才能當口號 (Bx1CgEvw 20/01/17 00:09)
那麼我們期待ECFA沒了之後民進黨會講什麼
>無名氏: 你還認為會違憲違法?怎麼瞬間憲法要求同志有婚姻權這點你都沒發現?就是蠢而已,遊戲規則一直都是這樣 (Bx1CgEvw 20/01/17 00:18)
黑機關也是合乎憲法,嗯嗯
想當年某些人批評的黨政軍媒一把抓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7(五)11:03 ID:yLJr5/aU] No.190383  +    
>>No.190372
>無名氏: 我不認為郭能拿到更多票立委,因為他跟國民黨的黨性高度不重合,如果你要說郭有拉票能力 (1GPAoNII 20/01/16 02:43)
白海豚和蔡正元以外的人取代韓禿選總統都能拿到更多票立委,難得拿回高雄韓禿卻不好好當市長跑去選總統,跟本狠狠羞辱了前年為了教訓中離的陳菊而投給他的支持者,高雄立委民進黨全拿是韓禿的錯。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7(五)17:08 ID:.P.5S7X.] No.190385 3推 +    
DPP掏空台灣也是KMT的錯嘛
2020繼續淘空台灣也是KMT派出韓國逾的關係
反正都KMT的錯就能解決問題了
我是不能理解817都這種想法台灣是民主在哪?
這種人數目多到817在我看來就是台灣民主制度的崩壞

當選舉只剩兩顆爛蘋果就下架台上不讓他坐大變獨裁,這不是民主剩下的防線嗎?

認真講支那不需要武統
等台灣菲律賓化,台灣人自己會求支那來統
DPP執政三年逼台灣青年不得不往支那討生活已經是歷年最高人次啦
連反課綱覺青領導都去當共青了

當年菲律賓也一樣
選了一個抗日英雄,又反美殖民的戰爭英雄上台
菲律賓價值點滿滿,整個政府公開的貪污淘空菲律賓
菲律賓人也要投愛國英雄
就讓他連任
然後菲律賓再也回不去正常民主了

不管817是做票還是真有817
代表的意義都一樣,就是台灣的選民不在乎公平正義
台灣的民主制度正在崩潰
政治文化只剩沒有理性的民族情懷菲律賓價值這些意識形態
如同當年菲律賓一樣

套句川普當選時川普選民對倒川遊行喊的話
政治正確是民主法治的絕症
無名氏: 這種錯誤連篇的偽科學大概也只有不在乎公平正義與客觀知識的蠢人會相信了 (pTwUotaQ 20/01/17 23:52)
無名氏: 我幾乎看不出你是在反串還是認真 (buu0O1Xo 20/01/22 23:51)
無名氏: 你早個五年貼還可能騙到一點人,現在? (HboNydDA 20/02/25 17:51)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7(五)17:22 ID:.P.5S7X.] No.190386 2推 +    
高雄市是工業城鎮
DPP已經保證未來台灣工業更糟糕
不過這是高雄人自己選的,怨不得別人
高雄人都很放心,台灣不缺電
負擔不起貴貴風電的人會選擇去支那或其他地方設廠

例如台積電就是,本來計畫從支那遷廠回台灣
結果去年電廠問題,看到DPP連甩髮夾彎只好取消
全世界評估要來投資的外商看到DPP這樣執政,有腦袋的都不會來
1450還在騙,拼命造謠GOOGLE看到綠電就會來了
猜猜GOOGLE之前亞洲營運總監是誰?
就是張善政
無名氏: “自稱”亞洲營運總監 跟作業員號稱產線工程師沒兩樣 (bi4yJIsI 20/01/19 16:31)
無名氏: 很多外商都來了只有你看不到怪誰。 (HboNydDA 20/02/25 17:52)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7(五)17:39 ID:.P.5S7X.] No.190387 5推 +    
美中貿易戰終究會結束
八國聯軍列強瓜分中國
清帝國因此倒了嗎?
孫中山這麼多次革命有因此受到西方列強實質幫助嗎?
沒有
覺得國際會幫你打獨立戰爭就是笑話
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國家有這個能耐,叫以色列
因為猶太人太有錢

退一百步就算今天台灣被中共佔領
美國趕跑中共,在台灣扶植一個新政府
很抱歉這個政府會跟KMT政府一模一樣
是一個中國政府
因為美國對台海立場從未改變,就是希望維持一個分裂的中國
無名氏: 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希望台灣能一直維持受到中國的武力威脅的狀態 (.P.5S7X. 20/01/17 17:42)
無名氏: 因為台海現狀就是美國亞太戰略中成本最低的狀態 (.P.5S7X. 20/01/17 17:46)
無名氏: 不過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中共花錢遊說美國官員放棄台灣,然後甚麼都沒發生 (.P.5S7X. 20/01/17 17:51)
無名氏: 很多時候,表面上是美國喊的話其實是中共花錢遊說的,這也不是啥天大秘密 (.P.5S7X. 20/01/17 17:52)
無名氏: 呃,毛子不算西方列強? (gZcdLttw 20/01/17 21:50)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9(日)16:44 ID:bi4yJIsI] No.190388 12推 +    
>前總統馬英九下午受訪時也認同這個看法,表示這地方大陸要負相當責任,因為他把九二共識解釋成完全就是一中,忘記還有各表。
>馬英九說,將九二共識曲解這點對岸如果不改的話,講老實話,「我們困難會增加很多」,現在就是要找出一個恢復共識的方法。

馬英九打了這邊不少人的臉呢
……
無名氏: 台独教父马英九,呵呵 (9QqRBruU 20/01/19 18:36)
無名氏: 九二共识的目的从来都不是维持现状,而是促统。过去二十几年有达到促统的目的吗? (9QqRBruU 20/01/19 18:38)
無名氏: 沒辦法台灣就沒有統呀 (dRzYXhTU 20/01/20 01:17)
無名氏: 没有统,就证明九二共识政策是失败的,当然就该换一种政策 (Zty9SGXs 20/01/20 01:42)
無名氏: 那就沒辦法了,九二共識對台灣來說就只是緩和對岸統一,甚至不談統的東西 (dRzYXhTU 20/01/20 16:08)
無名氏: 一边要促统,一边要缓统/不统,要说曲解的话,两边都在曲解。九二共识没有达到缓慢统一这个中共接受的底线 (Zty9SGXs 20/01/20 17:57)
無名氏: 你在這邊罵沒有用,我的建議你去找你的帝吧來台灣網路洗風向,不然台灣怎麼選都是不統不獨 (WM6X0tWw 20/01/21 21:09)
無名氏: WM6X0tWw 你还是没明白,不统就是独啊 (AwnPMNAc 20/01/22 16:52)
無名氏: 你要一個口頭上不跟你分裂的「表面統一」的政權,還是一個完全把一個中國推到門外的政權? (8.UAZ.lQ 20/01/23 01:19)
無名氏: 你想让中共在每天喝尿跟每天吃屎当中选一个,中共为什么要选? (WGJq8rok 20/01/23 22:39)
有部分推文被省略。要閱讀全部推文請按下回應連結。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19(日)22:25 ID:Uu2Drt4M] No.190390 7推 +    
張善政是不是GOOGLE總監這件事
就可以看得出817程度
如果你能相信張善政不是營運總監,你又怎麼會相信蔡英文是LSE博士呢?

1450邏輯就是他名片上寫
Director of Google’s hardware operation in Asia
而Director是指協理不是總監

我只能說任何大學有學商業英文都不會被騙到
課本翻開
HRD Human Resources Director 人力總監
OD Operations Director 營運總監
MD Marketing Director 市場總監

很抱歉 Director 翻成總監沒有任何錯誤
不然張善政還會是甚麼?Chief COO營運總監嗎?
用膝蓋想都知道不可能是COO
做為一個員工就到Director
Chief是老闆階級不是員工階級
張善政是GOOGLE Chief,那就是跟郭台銘同階級的有錢人
無名氏: 不過我相信你是817不是1450,因為1450早轉彎了 (Uu2Drt4M 20/01/19 22:48)
無名氏: 現在1450的抹黑說法是張善政之所以是總監是GOOGLE來蓋台機房屈服KMT黨國體制給的頭銜 (Uu2Drt4M 20/01/19 22:50)
無名氏: 我是GOOGLE就主動跳出來幫忙消滅這些1450蟑螂,居然黑我大GOOGLE幫KMT酬庸 (Uu2Drt4M 20/01/19 22:54)
無名氏: google是只要公司同意 職稱隨你填都沒問題 在這邊拿翻譯來護航會不會太可笑 (Qatch1Mo 20/01/22 10:53)
無名氏: 817是很可笑,張善政想寫CEO去參選都沒問題,因為GOOGLE會同意為他欺騙全台選舉人背書 (MPMLrWjQ 20/01/23 00:22)
無名氏: GOOGLE願意背書的總監817不信,卻去信LSE默默閉嘴不肯出來背書的蔡英文PHD (MPMLrWjQ 20/01/23 00:24)
無名氏: 不懂你在高潮三洨 那這樣跟上面說的作業員自稱產線工程師有啥差別? (4UoqauQc 20/01/30 11:12)

檔名:1577378409654.jpg-(8 KB, 225x225) [以預覽圖顯示]
8 KB對於中國政府的看法 名稱: 無名氏 [19/12/27(五)00:40 ID:O1zIYB2s] No.190349  +   [回應]
面對共產主義,身為自由主義者,必然會堅決與之對抗。但現今的中國,在鄧小平改革開放後便逐漸擁抱自由市場,處處可見資本主義的模樣,因此若要用「中國等於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等於共產主義」這樣的論述面對中國,很容易失準,淪為為反而反

若我們從實證角度的觀點來看,中國在某些產業的自由程度更勝台美,以下引述元毓的臉書
via 元毓:

我舉個例:就說模具管理與自動快速換模系統這塊,中國有很多小創新,累積起來進步驚人。現在回頭看,很多作法30年前根本不存在。這塊的累積創新幫助造就中國快速大量低成本生產得以實現。

光靠廉價勞工怎麼可能。

顯然是產業脫節嚴重才不知道中國大陸創新力道在哪。這也經濟學基礎很差,才會忽略這麼多關鍵侷限條件,以為光靠資本與廉價勞工就能經濟起飛,如此根本無法解釋同時期改革開放的中國與東歐共產世界為何30年來有如此巨大生產力差異。

從經濟學看,真正能在市場存活的創意不見得引人注目。那種「跨大步的扯著懶趴」的創新往往遠不如實作中累積的多項小創意,只是前者充其量也只是吸睛。還有,美國資本市場如此發達、法規多如牛毛下,照樣有許多如Elizabeth A. Holmes這種以創新為名的詐騙投資案。

順道一提,中國在稻米、小麥與棉花等經濟作物的基因定序與改良方面也一直有所投入,某些方面甚至屬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中國料理近20年的巨大進步與瘋狂創新(如海底撈)正是自由市場經濟的產物。

當然,被偏見矇弊的普通人是看不見的。他肯定不相信,許多行業,中國市場遠比美國自由得多。美國政府的干預與人治造成的不可確定性,一點也不輸給中共。」

#大政府的管制問題

不可否認,中國政府的確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管制,舉凡各位最注重的言論自由,甚至是最近的禁犬令等等,這在我們的眼中看來絕對是錯誤的方向。

在我的眼中,目前中國的政策有點精神分裂一樣,在某些地方努力降低交易費用,比如明年元旦起,中國又要降低關稅了,正往著張五常大師所希冀的方向前進,但卻又在另外一些地方努力製造交易費用。

但很肯定的是,中國的確在基本的產權保障上做了長足的改善,而這樣正面的經濟效益之巨大,足以抵銷其他較為影響較小的管制所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

#要與中國合作還是與之對抗

人類必須得靠合作才能更有效率地創造財富,因此不論對方對於自己是不是抱著敵意,合作永遠都是最好的選項。

選擇合作,意味著墊高了衝突的機會成本,合作帶來的效益越高,衝突造成的損失就越大,這也是我認為兩岸關係最好的處理方式。

當然,我們在經濟上選擇合作,並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武力,相對的,更應該增加彼此之間的衝突成本。而最好的狀況就是人手一顆核彈,而誰都不敢先亂按按鈕。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12/28(六)12:09 ID:wUULKBAM] No.190352 18推 +    
可是中國對於創新之後有利可圖的東西政府就會摻一腳
尤其這兩年國進民退的政策,
有創新能力的私人企業逐漸由官僚結構的黨所掌控
創新能力正在失去中。

至於為何中國與東歐共產世界為何30年來有如此巨大生產力差異?
東歐沒有那些幫忙中國的「貴人」啊
元毓當真連這個都不知道,那還是別出來混了
……
無名氏: 谁说党能控制企业走向了?党又不懂经营,当然还是交给企业家来管。至于参股,你在我的地盘想建个垄断企业, (vELDHVCY 19/12/30 18:13)
無名氏: 为什么不能参股?连外资企业进中国市场也要参股啊,本土资本家想做大,政府参股有什么不行的? (vELDHVCY 19/12/30 18:16)
無名氏: 因為政府是政府,不是商人,商業能力多半不及商人,簡單說就是豬隊友 (nNL0yK/E 20/01/02 14:33)
無名氏: 如果只是參股什麼都不幹還好,但是這隻豬隊友就喜歡閒來沒事干擾企業運作,拖隊友後腳 (nNL0yK/E 20/01/02 14:37)
無名氏: 壟斷企業的確不好,別的國家會針對壟斷,但是中共卻針對企業 (nNL0yK/E 20/01/02 14:44)
無名氏: 因為當壟斷成形後再針對已經來不及了 (.5WfWRbY 20/01/05 02:11)
無名氏: 所以打從一開始就由自己(政府)壟斷,哇哦豪聰聰哦 (F9mDAXZE 20/01/06 00:07)
無名氏: 所以你现在才懂党国体制是什么?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合法垄断 (buUBYAPA 20/01/06 11:58)
無名氏: 不,我是在諷刺w (IrO78x7k 20/01/11 10:12)
無名氏: 中共就靠党国体制发展到现在,你的讽刺中共会当做赞扬 (H.Hw9YLg 20/01/12 10:05)
有部分推文被省略。要閱讀全部推文請按下回應連結。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12/28(六)12:56 ID:3WJWXKt2] No.190353 3推 +    
>>No.190352
小政府就代表創新衰退嗎?
我一直在想這問題
這麼說好了
台日韓就是小政府不管經濟嗎?
如果要解釋90年代的經濟起飛是「貴人」的功勞
為什麼在之後的00與10年創新跟經濟仍沒有太多突破?
(韓國經濟超過台灣也不是他們多會研發
不也是貴人功勞,他們還政商勾結財團壟斷咧)

那麼,所謂的政府控制導致的產業創新停滯
本身就是個假議題
可以說阿共對文創跟影視產業的限制是有影響的
但在技術上阿共並沒有限制,也就是說被驗證是有用的
抄都要抄回來用,這就是對岸最喜歡講的工業黨
因為這些東西能驗證,而文創的東西沒有標準
不小心談了又易撞牆,就輕視之
無名氏: 你確定台灣是小政府??? (oc0hmPl. 19/12/28 18:36)
無名氏: 好那台灣是大政府,大政府=管制多,所以台灣「創新能力正在失去中」? (3WJWXKt2 19/12/28 23:37)
無名氏: (望向某機甲電影)好像真的正在失去? (vNlWhrcY 19/12/29 20:21)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19/12/29(日)05:00 ID:xXwc2Wl2] No.190354  +    
美國大玩管制、玩關稅那次,發生了稱為經濟大恐慌的歷史事件.....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01(三)11:59 ID:CQnwCLfM] No.190359  +    
 檔名:1577851193186.jpg-(125 KB, 418x767) [以預覽圖顯示] 125 KB
>>美國大玩管制、玩關稅那次,發生了稱為經濟大恐慌的歷史事件.....

因为一次失败,所以管制就是失败?
林毅夫: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 + 有为的政府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01(三)17:40 ID:7qk01Hr2] No.190360 35推 +    
IP會變所以ID可能不一樣總之我是 No.190352
中國崛起的「貴人」是兩個人:美國、台灣

台商基於同文同種的想像,
毫無保留地把技術都傳給了中國人
美國則大力支持中國加入WTO與世界經濟接軌,
還開放世界最大的市場給中國賣東西賺匯
這就是我指的貴人

再加上中國勞工的大量廉價勞力
以其中共對人權不重視所以毫無限制的發展
(無視勞動條件以及環保要求,降低了生產成本)

或許有些中國人會難以接受,
但是這就是中國30年來經濟成長的主要脈絡
創新什麼的,都還算支微末節

至於No.190353講的為何台灣經濟成長減緩,
那就是遇到轉型的瓶頸了
這和中國正要遇到的問題很類似,只是台灣早進入這個階段

創新成功的話可以讓你再多幾年榮景,
但是創新也很容易失敗。
……
無名氏: 說500年都還少算幾百年了 (jtsl1lcM 20/01/06 21:59)
無名氏: 武器鍛造、戰術應用,歐美也從公元前希臘羅馬漢尼拔的時代開始抄學改良至今 (jtsl1lcM 20/01/06 22:03)
無名氏: jtsl1lcM 你想说明什么?中共建国也才七十年,还要算上毛统治的三十年,赶超的时间只有四十年而已 (uOYx/MLw 20/01/07 12:16)
無名氏: 所以樓上這位智障想說明甚麼?事實就是外資帶技術進去讓支那抄、學 (0Tq2cPd6 20/01/07 14:49)
無名氏: 二流三流做到一流根本不是支那本事,別人早做到爛。 (0Tq2cPd6 20/01/07 14:52)
無名氏: 漢尼拔婊了羅馬一次,不到15年就被同一戰術打爆,才15年 (0Tq2cPd6 20/01/07 14:52)
無名氏: 更不用說工業革命及稍早的文藝復興時期,技術演變根本是用飛的 (0Tq2cPd6 20/01/07 14:53)
無名氏: 四十年全用抄的,別人則是10年抄完又創新躍進 (0Tq2cPd6 20/01/07 14:54)
無名氏: 支那有甚麼一流?5G嗎?但美國是從一開始就把規格放在6G,而日本NTT最近也已經開發出相關晶片 (0Tq2cPd6 20/01/07 14:59)
無名氏: 當年中國就是跳過4G研發5G還被人笑,你說美國6G,等你做出來再說 (M9JJOK4g 20/01/07 18:15)
有部分推文被省略。要閱讀全部推文請按下回應連結。
科工力量:任正非说美国在5G上“押错宝”,究竟怎么回事 名稱: 無名氏 [20/01/07(二)20:18 ID:uOYx/MLw] No.190362  +    
>>但美國是從一開始就把規格放在6G,而日本NTT最近也已經開發出相關晶片 (0Tq2cPd6 20/01/07 14:59)

0Tq2cPd6 真会给你美爹擦屁股啊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12月27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任正非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表示,美国在5G上有判断失误的问题。不是美国真正输给华为,而是选择时押错宝了,华为押的是厘米波,美国押的是毫米波。

根据3GPP R15版本的定义,5G NR(5G空口,即终端和基站之间通信的接口)包括了两大频谱范围(Frequency Range,FR)。FR1的频率范围是450MHz到6GHz,也被称为Sub-6G。FR2的频率范围是24GHz到52GHz,这段频谱的电磁波波长大部分都是毫米级别的,因此也叫毫米波mm Wave。

在5G的建设中,中国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5G网络的建设基本选择在FR1频段进行,相比于FR2,其优点是频率低,绕射能力强,覆盖效果好,是当前5G的主用频谱。其中低于3GHz的部分,包括了现网在用的2G、3G、4G的频谱,在建网初期可以利用旧站址的部分资源实现5G网络的快速部署。

但是,美国在5G的部署上,选择了FR2频段作为切入点,却给自己带来了困境。从技术角度来讲,毫米波频段通信受限于高频器件,支持毫米波的集成电路投入成本更高。FR2所在的频段高,可以划分出更多的频谱资源,超大带宽、频谱干净、干扰小。但是频率越高覆盖范围越小,需要更多的基站进行部署,成本大幅升高。

“押宝”毫米波,美国面临被孤立的困境

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历史已经超过百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长时间以来,毫米波主要应用于军事、射电天文等领域。近年来,随着5G的发展,毫米波成为5G的核心技术之一。5G网络的低频段(Sub-6)支持n×1Gbit/s的高速通信,而毫米波频谱支持n×10Gbit/s的高速通信。

美国选择毫米波作为5G网络建设的切入点,一方面原因是,美国开发毫米波有它的技术优势,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早在2015年就已经规划了28GHz、37GHz、39GHz和64~71GHz四个频段为美国5G毫米波推荐频段。去年2月,高通发布的骁龙X55,支持26GHz、28GHz、39GHz三个毫米波段,以及TDD/FDD双模式的5G NR 6GHz以下频段。

几乎所有无线电频谱已经划分为军用和民用,其中一些重要的频段被专门用于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以及各种导航和卫星。所以,美国选择开发毫米波5G技术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中国力推的Sub-6G频段,在美国已被军事和卫星占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将Sub-6G频段腾出来给5G网络使用。

《财富》杂志在今年10月份的报道就指出,美国AT&T、Verizon和T-Mobile等供应商开始向特定的市场消费者供应5G网络,但是这些网络于采用高频频谱的基站。从技术上讲,高频频谱提供了最快的上网速度,但是覆盖的区域有限,在中国及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区,5G发展主要集中在中低频,因为频谱较低的基站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

IHS Markit分析师Stephane Teral表示,目前,美国市场要求一个频率,而世界上其他地方要求另一个通用频率,这让美国面临孤立局面。

深感中国中频5G网络威胁 美国欲打算转战Sub-6G

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去年在谷歌公司的帮助下,对美国5G网络使用的mm Wave配置标准和中国5G网络使用的sub-6配置标准进行了现场对此测试。

谷歌的测试结果,在加州洛杉矶的平坦地区,同一高度的基站,28GHz(左)与3.4GHz(右)部署方式的信号传播差异,蓝色代表100Mb/s,红色代表1Gb/s

结果显示,(在某一选定的区域内)mm Wave只能给不到4%的用户提供每秒千兆的网速,而sub-6G可为约21%的用户提供每秒千兆网速。在提供百兆网速方面,mm Wave只能覆盖不到12%的用户,sub-6G的覆盖率可以达57%。初步研究甚至没有考虑人体和车辆可能阻断mm Wave信号,这将进一步降低网络有效性。

5G世界由中国公司主导的前景,令美国军方不安。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报告称,部署在海外的美国军队可能会发现自己通过5G网络发送信号,而整个5G网络都嵌入了中国设备,这将对国防部的行动和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可能成为广域网全球标准的中国sub-6G通信方式,美国五角大楼顾问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把重心从mm Wave移开,要求美国国防部在4GHz频段共享其500MHz频谱资源。

特朗普力推释放更多频谱,低、中、高频频谱资源统筹规划

在过去的几个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推出了一系列的频谱拍卖活动,因为它急于兑现特朗普关于在美国全境建立超高速互联网承诺。去年2月,特朗普曾在推特上呼吁,希望美国尽可能快的发展5G,甚至6G技术。

推动5G建设,释放频谱资源是关键。同样在去年4月,特朗普在白宫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将释放更多的无线频谱并简化通信设施建设许可,以在5G领域获得领导地位。

2018年9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宣布了《5G快速计划》(5G Fast Plan)。文件内容指出,在高频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对24GHz、28GHz、37GHz、39GHz、47GHz的频段进行拍卖,并将努力释放26GHz与42GHz频谱资源。

而在中频段,该委员会正考虑将2.5GHz、3.5GHz和3.7~4.2GHz的频谱资源释放,提供844MHz带宽用以建设5G网络。另外在低频段,委员会将改善5G服务对低频段的使用,目标是改变600MHz、800MHz和900MHz。

上个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启动了新一轮毫米波频谱拍卖,拍卖范围包括37GHz较高频段(37.6GHz~38.6GHz)、39GHz(38.6GHz~40GHz) 47GHz(47.2GHz~48.2GHz)频段,共计3400MHz频谱,1.41万张许可证。

202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还将进行两次中频段频谱拍卖,包括计划6月进行的3.5GHz频谱拍卖和下半年进行的3.7GHz~4.2GHz频谱拍卖。委员会计划在2020年年底前拍卖3.7GHz~4.2GHz频段的280MHz频谱,同时保留200MHz以上的频谱用于广播。

美巨头争夺5G频谱控制权陷入“口水战”

据《福布斯》杂志去年9月份报道,美国第三大无线运营商T-Mobile以巨额资金成功收购美国第四大无线运营商Sprint,从而拥有相当多的5G频谱,这或许会加速美国部署5G网络。

然而,事情发展并非如此简单,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英国《金融时报》就披露,美国政府5G频谱拍卖,引发了苹果、微软、脸书和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与爱立信等公司的争执不休。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07(二)20:20 ID:uOYx/MLw] No.190363  +    
>>No.190362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已经在统筹规划高、中、低频段频谱资源的释放,推动了一系列频谱销售。但是最棘手的问题是6GHz附近的频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开放6GHz频段用于WiFi,《金融时报》称,包括苹果、微软、脸书和谷歌在内的11家科技公司组成的集团支持委员会的决定,但爱立信等公司担心,这一频段可能会干扰他们现有的通信卫星。

围绕C波段(4~8GHz),也爆发了一场类似的公开斗争。几家广播公司使用C波段通过卫星上传和下载内容,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希望将其用于5G。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协会抱怨说,开放24GHz频率可能会干扰其气象卫星。

确立未来通信领域地位 毫米波仍是关键

总体上看,5G网络毫米波产业链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成熟商用还有一定距离。关于毫米波,最大的反对声音在于,高频信号传播距离短并且容易被物体影响,因此需要大量的基站进行密集覆盖。这样的高建设成本是运营商难以承担的。但是毫米波的技术优势不能因此被忽视。

从带宽来看,6GHz频段以下的LTE最大可用带宽仅为100MHz,这意味着数据速率最高只能满足1Gbps的下行,但毫米波频段移动应用最大带宽达到了400MHz,传输速度达到10Gbps甚至更多。其次,从频谱资源看,毫米波频段更为丰富。前期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30GHz内的频谱资源几乎快消耗殆尽,几乎全球运营商都正在面临频谱资源短缺问题,LTE与5G的冲突愈发明显,因此此时未经开垦的毫米波势必会成为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新大陆”。

毫米波技术今后可能成为“热门”技术,以空联网(IoS)为例,其利用中低轨卫星网实现全球无死角高速覆盖,正在成为继物联网之后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规划和部署高速空联网。发展高速空联网的关键是高速数据传输与组网技术。为了支撑如此高的吞吐率和吉比特每秒量级的数据传输,大带宽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成为首选。此外,相较于微波低频段,毫米波系统和天线体积、重量将大幅减小。

在北美,美国AT&T和Verizon等运营商都积极投身于发展高频5G技术,其中AT&T通过收购Fiber Tower获得了39GHz附近的频段资源,而Verizon在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的支持下,于2017年3月展示了全球首款实时28GHz Verizon 5G无线原型系统。在亚洲,无论是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还是韩国电信KT都将高频纳入5G网络的技术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设备方面,由于目前北美和日韩在毫米波系统研究方面走在前列,所以厂家设备频段以北美和日韩频段为主。

中频段组网是中国5G网络建设基础,但是追求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毫米波研究是重要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于2017年7月批复24.75~27.5Ghz和37~42.5GHz用于5G技术研发测试。专家指出,频谱是移动通信产业最根本的生命线,推动5G毫米波产业发展,需要国内明确毫米波的频谱规划和划分。

虽然此前任正非称华为“押宝”厘米波,但其在毫米波领域也拥有巨大潜力。在去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展示了使用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通过毫米波技术与基站通信在线播放4K高清视频,该款手机搭载的5G多模芯片巴龙5000,不仅支持Sub-6G低频,还支持毫米波26GHz和28GHz高频,显示出华为在5G毫米波领域同样拥有技术优势。

另外,从2019年11月初召开的5G创新高峰论坛上获悉,除了终端领域,在通信设备制造方面,目前华为、中兴均已完成了5G毫米波关键技术测试的功能、射频和外场性能,这也有利地支撑了我国毫米波规划工作。

结束语

特朗普近期参观苹果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工厂时,询问库克是否能让苹果公司参与在美国建设5G,此举被媒体毫不留情地讽刺为“无知”。实际上,目前全球能提供5G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分别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而美国也仅剩高通这样的5G芯片制造商。没有设备供应商,再加上5G网络毫米波产业链不成熟,商用存在困难,使得美国5G建设面临窘境。

不过,就毫米波技术本身来讲,不可否认其未来价值。在中低频5G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确实抓住了机会,但是想获得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毫米波研究仍是关键。
無標題 名稱: 無名氏 [20/01/08(三)19:29 ID:72iY4q3U] No.190365 4推 +    
>>No.190363

uOYx/MLw大概眼睛沾屎,餵屎也吃得很開心的井底之蛙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51617860R31C19A0EAF000/
https://www.ntt.co.jp/news2018/1806/180611a.html

NTT和intel早就開始在研發了
川普本來就後知後覺,2019年2月還不知道6G已經有初步成果
而支那訊息是封閉到甚麼程度就不知道了
無名氏: 5G失败就说在研发6G,6G再失败又可以说直接研发7G,哦哦,转进不是失败 (F8dZ1mX. 20/01/08 21:42)
無名氏: 还有,欧盟和日韩的进步,你不要鬼扯说是美国的进步 (F8dZ1mX. 20/01/08 21:44)
無名氏: 等做出來再說,本夢比誰都會吹 (8g/9J8wo 20/01/08 22:09)
無名氏: 想到三頻技術 6G也可以摔的狗吃屎 因為太早了 (EC9fXEgM 20/01/15 04:17)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